|
|
|
|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更多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我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有的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山中不断延伸”;有的老师指出“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记住: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对当前的教育深入思考,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实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不能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特级教师陶淑范就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做是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必先完善自己。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做别人的榜样。 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鲁迅先生是伟人,他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是我们杰出的榜样。 事实上,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对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是“零”。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而,教师作为身负重任的社会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总之,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责任重,重于泰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