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石刻
灵崖寺内竖立着一通“仪制令”石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个交通规则,它比福建省发掘的“仪制令”石刻要早一百三十多年。石刻高六十公分,宽四十公分。中刻“仪制令”三大字,下并行四行十二字。
贱避贵 少避长
轻避重 去避来
款识“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辛丑”为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
“仪制令”是宋代朝廷通令各州县立于县城通衢要道的石碑,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规则。它是研究古代道德规范和礼貌行为的实物资料。
“仪制令”的内容,有它封建糟粕的一面,也有依然为我们今天所应继承的东西。“贱避贵”,充分反映了南宋王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南宋王朝以“道学”或”理学”为其统治役民,走在路上,低贱的要迥避高贵的统治者,给以让道。所以,钟相和杨么在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就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反对南宋王朝这种“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在今天依然有它积极的意义,是我们民族道德规范中所应该继承的。
六、杜甫诗刻
在前洞毗庐大佛“水流花开”的下面台墙左面镶嵌着一方高六十公分,宽一一〇公分的石刻,上面刻有三首诗,其中一首是杜甫的诗: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云转空山惊。
唐代诗人杜甫,乾元二年秋天,因关中饥荒,弃官把全家迁到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去。杜甫到秦州故然有他政治上的原因,但具体的是,他的从侄杜佐在秦州,杜甫认为会对全家的生活有所帮助。所以他说:“因人作远游”。然而杜甫到秦州后,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这在诗人的《空囊》一诗可得到印证。就在这时,同谷县令欢迎诗人前去。于是这年十月,诗人怀着“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携家而往。这次杜甫从秦州出发,经两当,跨凤县,越虞关到金池院,经积草岭分鸣水坝,翻青泥岭而到同谷,并写下了《积草岭》、《泥功山》诗篇。《积草岭》一诗写到略阳境内的鸣水坝说,“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异”同“遇”,当时“明水县”即今鸣水坝。)《泥功山》诗的“泥功山”即“青泥岭”。诗云:
朝行青泥上, 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日,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 乃将汩没同。
白马为铁骊, 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 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 后来莫匆匆。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翻越青泥岭的艰辛和困苦。可是,当杜甫到了同谷县以后,同谷县令也没有伸出过援助的手。杜甫一家就在那里靠拾橡栗度日。这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表现得十分清楚。诗人悲愤地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破皮肉死。”
公元579年12月1日,杜甫又携家人从同谷起程赴蓉城(成都),这次旅途中诗人途经略阳,写有《飞仙阁》一诗。飞仙阁在距略阳县城东南飞仙岭,唐时为入蜀之道,有阁道百余间。诗人从同谷出发到白沙渡才泛舟嘉陵江,直到灵崖寺,在这里借宿一夜,回想到坎坷的生活道路,一夜不曾安席入睡。次日便告别灵崖寺,过飞仙岭,至麻柳铺到大安,越五盘山而入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