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转战陕北途中,党中央在榆林大地上曾召集过三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枣林会议
枣林会议即枣林则沟会议,旧址在清涧县石咀驿镇枣林则沟村,距清涧县城25公里左右。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开始转战陕北,并于3月29日至30日在枣林则沟召开中共中央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央从撤离延安时到枣林则沟悬而未决的重大行动方针,也就是解决了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以及各大战区的领导和毛泽东、周恩来之间中央离开陕北还是转战陕北的意见分歧。经过十多天深思熟虑,毛主席综合国内外形势、各战区形势和陕北形势,在枣林则沟会议的最后时期下定决心地说:“朱总司令跟少奇总政治部主任搭配,我和恩来代总参谋长搭配,文武兼备,两全其美。朱总和少奇过河去,我和恩来、弼时留在陕北。”这样,会议最后形成决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指挥西北和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工作。
中央从枣林则沟出发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一一握手道别,相互嘱托。毛泽东与朱德两双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都以深情的目光看着对方,久久不能离开。19年前的1928年4月两人在井冈山会师,朱毛两双巨手握在一起,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由弱小走向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由大革命的失败走向伟大的土地革命战争,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走向伟大的抗日战争,由抗日战争的胜利走向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那么,朱德、毛泽东这次离别握手必定会带来更大的胜利,实现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转折——战略防御转到战略进攻。
凉棚会议
凉棚会议也叫小河会议或七月会议,旧址在靖边县小河乡小河村,距靖边县城约40公里。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为了适应人民解放战争伟大转折的需要,党中央在小河村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和披着战火硝烟从全国各个战场来到小河的彭德怀、林伯渠、贺龙、习仲勋、王震、李井泉、陈庚等参加了会议,一时群英荟萃,小河被誉为当时的“小延安”。
会议是在周恩来、任弼时住的窑洞的小院里战士们用树枝搭的凉棚里召开的。会议针对蒋介石“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在华北同我军决战的黄河战略,制定了一个反黄河战略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央突破”的黄河战略。
当时,国民党特务机关军统和胡宗南、刘戡在陕北各地布置了大量的测向台,侦察党中央和新华社广播电台的具体位置,随时派天上的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的十几万大军围追进攻,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毛主席党中央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召开秘密军事会议。
自从1927年8月以来整整20年,一直处于防御和被围剿的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转入战略进攻,可是在凉棚会议时人民解放军无论在装备上、数量上还远不及国民党军,所以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在榆林这个小小山村下的凉棚里,毛主席会制定出如此神奇的战略决策,注定了他自己失败的命运。
十二月会议
十二月会议也叫杨家沟会议,杨家沟在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都取得了节节胜利,使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为了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毛主席党中央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杨家沟举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以及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的主要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彭德怀、贺龙、林伯渠、张宗逊、习仲勋、马明芳、张德生、甘泗淇、王为舟、李井泉、赵林、王旺、谢党哉、罗迈、李涛等。
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一是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作出了人民解放战争已达到新的转折点的论断,二是阐明了伟大转折时期党在各方面的纲领和政策。毛泽东在报告中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胜利。”多么高屋建瓴的论断,多么磅礡恢弘的气势啊!
十二月会议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一系列政策上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后人有诗为证:
枣林会议决行动,
凉棚里头注命运。
乾坤定在十二月,
榆林大地汗青功。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