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光泽《那些曾经的苦日子》
两年前,我有幸通过同事得到一本李光泽的诗文集《善待生命》,他还在前插页上题写“周寒雅正”四个字。这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文集,我是怀着敬仰之心看完的,我与李光泽虽然同住一小城,但从未谋面。听同事讲,他患了严重眼疾,几乎不能写了。我由得书之喜顿生惋惜之憾!这更增加了我阅读的欲望。今天再读李光泽刊登在《榆林日报》上《那些曾经的苦日子》,使我更加感悟“善待生命”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青少年,多有过砍柴、割草、送粪和帮助父辈们扛镢头、拿铁锨、拉犁耙、下地干活的经历,目睹或体验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跳出农门是他们唯一的追求,当他们考上中专或大学成为吃“公饭”的人后,没有帮靠,婚姻、房子等是首先面临的大问题,让他们彷徨、伤神甚至疲于奔命。20多岁的后生,为了却年迈父母心愿,凑合结婚,成了“单职工”,骑车穿梭于城乡两地,为孩子上学进城,办公室变宿舍,将就居住。单职工只靠工资,熬到退休也买不下一套像样住房。双职工在城里安家,为拥有自己的“安乐窝”,至少得十年八载辛苦攒钱。这就是改革初期,从农村出来进城工作的绝大部分人生活的景况。
李光泽,一个写诗的人、县委秘书,只为居有其所,吃了那么多苦头。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是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在和谐社会,城镇周围,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个公务员,夫妻双职工,竟然没自己的一处房子。
有人说:文学是穷人的事业。同样的时间付出,写作者的脑力劳动强度更大。作家及其文学爱好者,就是写一篇有新意的短文或者写几行诗歌,都要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才有可能发表,从构思、打字或书写,到修改定稿,写好文章实属不易。发表了,稿费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写作者根本就没在乎稿酬有无或者多少,能发表已心满意足。当今社会,好一点的医生、教师的年收入相当可观,厨师甚至搞建筑的打工者都有明显高于公职人员的收入,唱好一首歌,可以一夜成名并以此赚钱。
李光泽干的是穷人的事业。20多年笔耕不辍。超负荷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损害了健康,心灵的窗户——眼睛受伤。给他和家人带来难以言状的痛苦。他失望过、脆弱过,最终选择了坚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