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寺坐落在榆林古城东南五公里处的一个山峁上,山下河水潺潺,沃野连绵,一条狭长而陡峭的台阶顺着山脊青云直上。山顶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把寺院里的亭台楼阁映衬得富丽堂皇。原寺庙住持老僧高定宝(俗名小虎)在世时,曾讲过如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青云古寺从诞生到“文革”前,曾有过一部完整的庙志,但经过“十年动乱”,此书早已灰飞烟灭了。据考证,青云寺最早建立在明朝初年,当时的庙址就在现今寺院的南峁上,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庙上的史碑虽有残破,但仍傲立原地,上面刻有清晰可见的碑文。后来因年深日久及河水冲刷,山头一批批塌陷,碑也就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一百多斤重的一口大钟,被人们珍藏在当今庙里的戏楼顶上,钟上铸有“红化六年”字样。 民国八年,庙附近朱家沟村有个王满圈、郝家坬村有个王面,因求儿心切,许愿修庙。他们觉得个人力量单薄,在城里串联了有共同信仰的很多知名人士。当时考虑到旧址迎面受河水侵袭,地形狭小,不利永久保留,又限制发展,就迁往北坡现址。由于旧庙历史悠久,对城里乡外的群众影响极深,人们纷纷捐资效力,使庙宇初具规模,奠定基础。1926年,井岳秀等官僚政客也因自己的信仰插手修庙。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投资必然要大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于是原来的老人手都成修庙的负责人,他们各用所长,研制了周密细微的施工方案,使施工秩序有条不紊。当时远道慕名而来捐款的有来自内蒙古、宁夏的,也有来自河北、山西的。一些外省外地在榆林做买卖的商人,也自觉捐钱献料。 在修建中,古城榆林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汇集在一起,使出了祖传技艺,取长补短,分工把关,按照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金銮宝殿进行实地模仿,精雕细刻。人们以中国传统的道教《封神榜》中各位神仙的道行深浅、地位高低巧妙构思,同时根据各路神仙的独尊设计安排院落,祖师殿、观音楼、药王庙、讲经堂、戏台、牌楼等应有尽有,外加三皇五帝,使寺观井然有序,五彩缤纷,既统一,又完整,各具特色,森严肃穆。走进寺院,所到之处神像林立,壁画纷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大有引人入胜之感。从此,青云寺观成了历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成了民间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榆林县志》中清楚地记载:“白云山第一,青云山第二。”到1936年,佛教也在榆林兴盛起来,又筑了“大佛殿”,更是雕梁画栋,独树一帜,促使中国封建文化的道教和佛教在榆林有机结合。 1941年,建筑工程全部竣工。人们根据寺院的惯例,用佛爷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八,年年唱戏、放焰火,寄托自己的信仰。这样,青云寺庙会就成了城乡人民文化交流的纽带及聚会春游的好去处。每年四月初八前后三天之内,四面八方的游客不辞跋涉,纷纷前来朝拜,瞻仰丰富完美的神像艺术和宏伟壮观的土木建筑。一些文人学士也接踵而至,有的竖碑刻石,有的挥毫留诗,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叹遭时之不遇。还有的人将自己花盆里精心栽培的珍稀植物移植在庙院四周,装点青云上,以示纪念或表达对神灵的虔诚之心。 榆林解放后,青云寺依然是榆林周边各地群众的春游胜地,人民政府将寺院庙会与物资交流大会融为一体。1962年,大佛殿因下雨过多有了破损,为了保护好这一文物古迹,榆林县政府曾拨专款维修。“文革”期间,青云寺惨遭破坏,经书佛像焚毁殆尽,僧众亦被赶走,可是那挺拔的松柏亭亭玉立、环抱山头,庙宇没有一处塌陷,松木楼房水磨砖均没有一处散架象征,多少人为其地基的坚实、工艺的精巧而赞叹。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