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很神奇,一天同样24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要短得多,这必然导致我们做每件事必须更短、更快,也必然导致信息碎片化、思维碎片化。
网络带给我们的是,每日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等等这些快捷、短小的东西。因此,有人感慨地说,新媒体时代很神奇,一天同样24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要短得多,这必然导致我们做每件事必须更短、更快,也必然导致信息碎片化、思维碎片化。
的确是这样,我们的阅读文化生活,是这些快捷、短小、杂乱的内容占了主要的部分。很多阅读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阅读已经变成了“碎片化阅读”,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碎片化、思维碎片化、思想碎片化的阅读时代?
如今是微博时代,开机阅读、微博阅读基本成了当下阅读的常态。对于作者而言,热衷于微博写作,以期收到短平快的效果;图书出版界也屈从于这种碎片化的文化生存,快速推出了微博图书,微博图书、微博阅读,成为了当下图书出版界一个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看看图书销售排行榜,把微博上的名家名段集结成书,成了图书的一个品种。微博红人张发财写历史八卦的微博结集成《一个都不正经》,其“段子体”叙述让千百年前的人物从故纸堆中爬起来;80后资深相声爱好者东东枪的《俗话说》也是由诸多MSN签名加微博段子汇集而成;网络红人奶猪出版“段子集”《我呸》;《晶报》总编辑胡洪侠则以“微博体”书话短章出版了《微书话》。
此外,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讲述主人公与某明星在微博平台发生的情感纠葛;《精神病学院毕业生》《蔡澜微博妙答》等一系列“微博体”图书也相继出版。
其他名人如导演冯小刚、台湾主持人蔡康永、歌星梁咏琪等,他们都在公共场合表示,准备把自己的微博语录整理成书出版。
这些“微博体”图书,内容大多在140字,语言简短,只言片语,没有完整的故事和逻辑,但方寸之内倒也折射出图书领域的微阅读潮流趋向,虽多番加印,频频问鼎畅销榜,但却是典型的碎片化阅读下的产物。
有关图书出版方面的人士分析: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数已达到2.5亿。现在,微博已成为主要的互动平台,有敏锐出版眼光的人便把“微博体”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而由线上的影响力到线下的传统出版,微博内容变成图书则快得似乎更像是一场“闪婚”。如今“微博体”图书热,与此有很大关系。
微博与图书的结合,使得图书出版固然适应了快捷、及时的微阅读需求,也出现了一些热销、畅销的“微博图书”。但是,这些“微博体”图书,其思想蕴含、内容质量和艺术品位究竟怎样呢?一些书评者认为,“碎片化语言”承载的内容、思想都很有限,它们的内容显得太过随意,充斥着微博上的边角料而缺乏完整体系。有的网友读者则指陈,这些微博书不过几句流水账,或引几句书的内容评论、或回答网友的提问、或名人轶事摘抄,把它们叫做“微博拼凑书”,或更名副其实。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图书中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者必须同时思考,具备领悟抽象思想的能力,具备讨论严肃精神问题的能力,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很显然,阅读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微博体”这种技术性的阅读,其明显是内涵的浅显、理性力量的匮乏、逻辑的无序性、思想的碎片化,则根本无法带来阅读的精神的享受、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
说到底,“微博阅读”使我们的阅读生命不复处于整体之中,阅读的实质和整体根本不复存在。而最终在这种“微阅读”中,我们的生命、同等的活力、生命的蓬勃兴旺被压缩在最小的单位中,生命只剩下可怜的零头……难怪有书评作者说,现在很多人有了微博就放弃了博客,有了博客就放弃了书籍,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
当下我们之所以热衷于出“微博书”,热衷于读“微博书”,更多源于我们精神本身的“快餐化”。的确,我们很少有空闲时间,生活并不完满;我们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不想去发觉自己的能力;我们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我们满意,即使精神生活也必须服务于我们这种短暂的快乐。因此,快速浏览代替了精读,作为读者我们不再与读物进行精神交流。
“微博图书”热成图书出版潮流,不正是折射出了我们这样的阅读文化心理和阅读文化选择吗?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