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沟这个小村庄,潜藏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腹地,常人看来很不显眼。然而,就在这个小山村,毛泽东主席率中央红军机关在此驻扎了16个昼夜,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写下了气壮山河、雄视千古的不朽辞章《沁园春·雪》。这个小山村,单就一个白姓家族,自明清以来,先后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高官才俊。特别是中共袁家沟党支部成立以后,先后走出了10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其中有4位省委书记,还有近30位地师级干部和70多位县团级干部以及一大批文化科技人员,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那么,怎样解读袁家沟村的这一现象呢?翻阅高马阳、周国强同志编著的《神奇袁家沟》,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通览全书,可以从中发现,袁家沟的历史是一部由贫穷闭塞到文明和谐的成长史、革命史、奋斗史,而引领历史演变进程的,正是流淌在祖祖辈辈的袁家沟人血脉中的那种敢于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近现代,抗租抗税、打土豪捉劣绅、组织党团活动、投身土地革命,直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舞台上,袁家沟人总是勇立潮头,演绎了一幕幕不同凡响的壮举!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袁家沟人的奋斗史,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求解放求独立求进步的道路上奋发向前的缩影。文化,是烛照历史的火炬,是民族的灵魂。袁家沟之神奇,在于它深深根植于灿烂而博大的华夏文明之厚土中的文化传承。在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中,文昌星、文魁星代表了一种文化膜拜。袁家沟的先祖们在村上建有文昌魁星庙,这不仅是他们对自己人文追求的物化表达,更多地传递了袁家沟人由来已久的文化向往。袁家沟从明朝设立私塾学校起,虽时移世变,但几百年来从未间断。这即使在富庶之乡,也十分鲜见,何况在此穷山僻壤?我们也可从袁家沟白氏家族“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教”、“笃苦于学”、“清节自守”等家训中窥探出他们崇文尚学、本分为人的处世态度。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孕育出白亨、白行顺、白行中、白行琼等国之才良,培养出白如冰、白栋材、白治民、白恩培等一批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就是再也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解读袁家沟之神奇,还需追溯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1925年春夏之交,陕北最早的党团组织——中共绥德“四师”(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支部扩建为中共绥德“四师”特别支部,使“四师”很快就成为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事实上,没有当年“四师”的中共党团组织,就没有后来的陕北党团组织的发展,也就不会有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在“四师”进步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袁家沟的白如冰等进步青年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在参加学生运动、组织农民协会的同时,利用假日返回袁家沟,在村民中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27年10月12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发动了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对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1927年,又成立了中共袁家沟村党支部。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影响下,使袁家沟人及早地接受了马列主义进步思想教育,也使革命火种在袁家沟播撒开来,为日后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机关的到来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也为日后袁家沟人走出小山沟,将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为之前赴后继、奋斗不止撞响了前奏。今天的袁家沟,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同时,她还是独具魅力的“红枣之乡”,每到金秋时节,袁家沟的山山峁峁披红拥翠,流芳溢香。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在袁家沟追寻红色足迹、探访神奇传说、体验民俗风情。今天的袁家沟,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向人们展示的依然是袁家沟人对文明进步的记忆和追求;作为一个精神符号,向人们传递的是袁家沟人乃至全县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作者系中共清涧县委书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