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一则谜语,为我们描画出风筝扶摇直上的风韵,道出了放飞的时令。 春风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清明前后,春暖花开,气流上升,和煦的春风里,最适宜放风筝。《帝京岁时记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擎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场面。清明放风筝,人们不仅白天放,晚上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 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时代的巧匠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用竹木制作的鹊鸢,可算是最古老的风筝。五代时李邺制作纸鸢,并削竹为笛缚于鸢首,放飞时迎风作响,声如筝鸣,故称“风筝”。宋代以后,风筝在民间开始流传。明清是风筝发展的较盛时期,不仅制成了精巧的工艺品,其结构也大为改观。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如今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还挂着一只中国风筝。 在古人心目中,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通过放风筝带走自己的疾病、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红楼梦》中,李纨劝林黛玉放风筝时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后来当紫鹃要去拣别人的风筝时,林黛玉就笑着劝阻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诗人笔下的风筝,不仅绚丽多姿,且颇富情趣。唐代高骈《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发出的声音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宋代寇准有首《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全诗格调清新,意境幽远。前两句状物,惟妙惟肖;后两句言情,志趣高远。曹雪芹《红楼梦》中有首风筝诗:“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诗中没有“风筝”的字眼出现,却把放风筝的情形描绘得惟妙惟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