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城西南五十里许李家河村,有山曰槐树峁。远远望去,俨然一片槐林;走近,却只古槐一株而已。 古槐粗壮,三人尚不能合围之,根粗叶茂,旁逸斜出,根部突暴,七扭八叉,形容枯槁。根叉状如过桥,从树左至树右,得从过洞猫穿而行。树骨凸露,有如大象者,有若古钟者,有像巨蟒者,有似惊鸿者。树冠平逸斜出,上坡粗枝早已钻入土中,已不辨其为枝为根矣。斜出枝干粗而壮,中空如槽,槽中又生长着别的小树,形成树中有树、树上生树之奇观。 古槐背山腰而临悬崖,崖垂数丈,下有小坝,聚一泓水,碧绿碧绿,未知深浅;绕树行则惴惴然,一脚闪空,背折下去,性命已了。树左右上方为斜坡,埂塄,似大山滑坡时在半山腰座成的一个簸箕湾。古槐不高,牵枝引蔓,如云如盖,树底仰头看,隐天蔽日,森森然也。此树正不知其存活几千年矣,村民敬之若神,立庙树碑,以为护佑。 时值下午五时,残阳西照,将古槐映成一片金黄。在古槐下反复抚摩,不忍遽离。然则,古槐何以逾千年而存活至今?余推究有三:生长于山峁陡湾,朝上发展,枝干直插入土,下部树冠特大特重,眼看不忍负重,然旁逸斜出的第一代老枝干自然弯折柱地,支撑起其余树身;其可弯可折,勇于自救,能屈能伸,以其延千年而不衰,此其一也。树身低矮,不周不正,不方不直,斜枝拐杈,不可做窗为棱,更不得为栋为梁,向为大匠所不屑,免遭柯伐,遂得天年,此其二也。再者,临悬崖而傍厚土,根系庞大,深入大地,且数丈之下有水源,养分足供繁茂,故能历千年而蓬勃者也。 国庆长假,因去传说中的穆桂英故里美谷界寻古,返回时路遇该村一退休教师,告余可去看看千年古槐,并指点路径。同行者,吾儿康康。是为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