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双只穿了4天的拖鞋就脱帮了,按照价比思路,如果修鞋的工钱大于拖鞋本身就没必要去修了,可是他说:这拖鞋是女儿给他买的,蓝底白格挺别致的,再说拖鞋的“服役”期也过短了些。我心想这拖鞋是非修不可了,因为是女儿买的,这拖鞋的价值在他心中已远高于拖鞋本身了。于是我就去找鞋匠,一个卖水果的摊主告诉我,新楼巷有高中底三个档次的修鞋匠就看你选哪家了,我心生好奇,这个高中底档次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第一位鞋匠40岁上下,一听我的来意就直接说:不修!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要多了你划不来,要少了我不干。”我说那你就多要点修好就行了,“10块钱你修吗?”我说:“修!”当他看到只是一只拖鞋前头脱线,也就一两分钟的活,他突然间转向我说,你为什么自己就不能缝几针呢?我说没合适的针线,他最终还是告诉我到别处修去。我只好又找到新楼上巷的第二个鞋匠,看上去30岁上下的小伙子穿着显然比第一个鞋匠整洁了许多,我高兴地说明来意,可是得到的回答是:只修皮鞋不修布鞋,更别说拖鞋了,不管我再三要求,他都毫无表情地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在我倍感尴尬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嫂告诉我,下巷口有一个没有门面摆地摊的鞋匠也许会给修,这时的我心中除了感觉“求人”不易外更加坚定了我修鞋的决心,因为这事又耗了我不少的时间,于是,我谢过热心的大嫂匆匆去找第三个鞋匠,心里在犯嘀咕,如果再碰钉子该咋办?把拖鞋扔了?想尽一切办法说服第三个鞋匠?自己动手用订卷宗的针线缝好拖鞋?想着想着就走到了第三个鞋匠面前,“师傅,请给我修一下拖鞋。”他看上去50几岁,面无表情也没应我的话,直接拿过拖鞋就开始他熟练的操作,我忐忑的心终于平和,也不愿问多少工钱,就静静地看着他手中的锥与线来回穿梭,大约1分钟就OK了,我观察着鞋匠的眼神试着给他5元钱,我以为他是个语言受限的人,可就在我要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却大声地说:“找你3元钱!”当我有些惊讶地回过头时,他正要起身把钱扔过来,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双腿不能正常行走的残疾人。我的心有些紧缩,便轻轻地摆了摆手,心里在悄悄地说那不是施舍,是你应该得的,谢谢你!是你成全了我对家人的一份温暖……以后我钉鞋就找你了。 三个鞋匠的态度和做法都有他们各自的理由,各自的价值取向,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却觉得他们代表了一个社会群体对我们这座城市的认知、感受和态度,是他们与这座城市相生相伴中,点点滴滴长期积淀后的一种情绪。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