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三四十年间,正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物资匮乏又加上运动不断,所以群众的生活极度困难。买什么都要凭本、票、证限额供应,排行站队早已习以为常。城内市民每家都有一本捉金当宝的粮本,掐指头盼每月过了25号,就拿上七八个布袋去买粮,斤数不多,花色不少,玉米、高粱、黑豆、白面、黑面也不少,月月寅吃卯粮。
外出必须带粮票,带上证明信拿上粮本到粮食局去批条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还要在粮本上扣除食油,全国通用粮票大至10斤,小到半斤、四两,各省都有地方粮票,大至10市斤,小到一两。我家现还珍藏着上世纪66版的全国通用粮票3张(伍市斤),叁市斤的1张,壹市斤的1张。陕西省通用粮票80版的拾市斤10张,72版伍市斤的5张,80版伍市斤的12张,87版的伍公斤的10张,共计42张、245斤,全部是老人拿人民币在黑市上买的。全国通用粮票一度时期每斤卖4元,后来每斤8毛钱,省内的每斤从3元降至2毛5分钱,那时的人舍不得用,后来却作废了,现在只能当作纪念。
那时候粮本上每人还供应半斤四两食油,穿衣有布证、棉花证、线票、香烟证,点灯有煤油证,副食本、炭本、肉票、豆腐证,秋冬腌菜也要凭副食本去菜地砍,连根带黄叶,没有商量的余地。家中人口少的,拿上副食本,一个西葫芦还要砍一半,不能多吃多占。到后来也有不要票证的叫议价商品,有人把干炉、油饼什么的揣在怀中,偷偷上街打哑语做买卖,如被管理人员发现,没收、罚款、办学习班,逢集在十字街高圪台上,站台亮相反省。尽管粮票、布证,在背面都写着不准买卖,但在那个票证满天飞的年代,早已成了有价证券,记得我三舅从山西回米脂探亲,困在路上,只好把自己戴的心爱的崭新罗马表换了50斤粮票,才回到了家。
在三年困难时期,一般干部工资30来块的居多,乡下来到城里,生活过得很拮据,赁孔窑月租一块伍毛钱,(现在赁孔窑月租费360元左右),当一筐山蔓(即洋芋)卖三四十元,所以这些干部当时俗称为一筐山蔓干部,要养活一家老小有多么艰难,所以迫使不少人弃职回乡度难关。
就在那个时候,不知什么“高人”出了个歪点子,高小毕业生、年龄在15周岁的一律精减,打发回家,剥夺了不少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创造了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我老伴就偏偏赶上了那个灰色年代,受了一辈子害。当时她8岁从榆林搬家到绥德,户迁中写错年龄,一字之差铸错终身,户口本上的记录一直留存至今,每当看到它,既难过又心酸。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