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蒙蒙亮,捡起一片半绿不黄的落叶,心有所思:秋天已经来了。我也要“一叶知秋”了,我也要“秋风萧萧愁杀人”而悲秋了。 在秋这个季节里生活的人,常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而这些事常使得他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说不清的难受。久而久之,人们就在想:一旦秋天来了,人们心里就有这种感受。于是就在“秋”字底下加了一“心”字,用来表达这种感受,这便是“愁”了。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写悲秋的文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种感伤情绪一进入诗歌,就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因此他被称为“悲秋之祖”。杜甫在他的《咏怀古迹二》中这样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后来人们就把五行中的金,方位中的西,四季中的秋统一起来。因此,金风就是西风,西风就是秋风,秋风就是愁风。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等。因此,在诗词中常常出现的“西”字,往往不单是指方位,更是寄托一种情绪,表达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一定是与“愁”分不开的。“秋”是“愁”的文化原型,“秋”在诗词中出现再也不仅仅是指四季中的一个季节,更重要的是寄托了诗人词人的某种愁绪,从而带上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文人骚客们都喜欢登高望远。一旦登高望远了,就会产生两种情绪。第一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旷古情怀,足以让自己“游目骋怀”,让自己的志向高远起来,这种情绪可称之为“悦情”。第二种是在登高望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同时,难免将自己短暂的生命与宇宙的浩瀚、时间的永恒进行相比较,一旦将生命与它们相比就会有一种空洞的孤独,无尽的寂寞,从而产生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对生命苦短、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绪可称为“悲情”。 而登高望远所产生的这两种情绪,第二种往往占多数。于是,人们又在长期无意识中形成对“楼”这种物体的特殊感情。久而久之,也演变成用以表达愁绪、发泄愁绪的一种载体了。因此,诗词中一旦出现“楼”的字眼,十有八九与“愁”有关。并且,“楼”越高,“愁”越浓,一层一层的楼就是一层一层的愁啊。如:“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朱敦儒《相见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梦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恨到别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等等。由此可得,“楼”也是“愁”的另一个文化原型。 文人悲秋还有一大原因便是:将人的个体生命时间与一年四季相对,春天是人的青少年,夏天是人的中青年,秋天是人的中老年,冬天是人的垂暮年。而当一个人到了自己的中老年,即秋天了,个体生命还没啥成就的话,就像秋天没有收获一样,让人失落,让人悲伤。因此,但凡年龄大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坎坷不快了,尤其是被人贬了、踢了、甩了,就难免要悲秋伤怀了,这也是人生的一道坎,难过却又非过不可。 如今已是深秋,我也在无意识中开始悲秋了。凉凉的风迎面吹来,吹进我的袖管,吹进我的心,蓦然想起了冯延巳的那首《鹊踏枝》,由心吟来: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