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绿树成荫,百鸟啁啾;芳草萋萋,日暮乡关;田间耕作,笑声阵阵;小桥流水,鸡鸣狗吠;和风徐徐,袅袅炊烟。这和美雅静的风景曾是北部草滩区农村常见的风景,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画,也是许多人向往生活的理想之境。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提速,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现在去寻找一份因习以为常而不知珍惜的自然之美却很难,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直入云天的工业烟囱。昔日绿油油的农田被工矿企业所吞噬,天空中的云雀因受不了浓烟的熏染,不得不远走高飞。在传统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对峙厮杀中,这种美渐行渐远,变成了一种远去的、消逝的风景。 家乡是农业的沃土,水肥草美,物华天宝。往日,家乡曾是传统的种植、养殖大区,父老乡亲们多年来一直经营着土地,养畜种田,以草养畜,用肥孕土,良性循环,天然无污,周而复始,人们在平淡无奇中过着幸福无争、其乐融融的生活。家乡的田地间有许多小池塘,每到夏天,经过一晚上的蓄水,早晨池塘里聚集了许多水,这是孩子们的天堂,摸鱼、戏水;而到了冬天,便是孩子们滑冰的运动场。 过去,家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尘土飞扬的屈折小路上只有驴车、骡车、三轮车、四轮车穿梭于此,很少有小轿车和重型汽车出现在村间的道路上,落后和封闭似乎是家乡的代名词。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从没有奢望过什么,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家乡会成为煤海的腹地、工业发展的洼地。孩子们总爱憧憬未来,编织自己美好的梦想,渴望自己成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享受者,成为工业发展的建设者。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孩提时的梦幻真的变成了现实,只是与当初想象的有些不同。在史无前例的现代化进程之下,在人们高涨的物质欲望之下,大自然渐渐被吞噬,钢筋水泥、输油管线肆意分割着曾经静谧、美丽的草地滩涂。煤炭的无节制开采挖掘,使地下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水位连年下降,空气污染严重,庄稼无法生长,土地塌陷,房屋裂缝,民无宁日。大吨位的汽车夜以继日地将煤炭拉向远方,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刚刚修建的柏油马路经不住重型车辆的碾压而变得崎岖不平,颠簸难行。曾经自由嬉戏、繁衍的生灵们,不得不到暂时还没有被开挖的地方去栖息。看到这些,我不寒而栗,不禁在想:高速增长的GDP、作为国家躯体的煤炭开采以及中国急速退化的原始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博弈在当下中国究竟该如何合理地解决?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应接不暇,每一次回去,它就会换成另一副面孔。改造的速度和程度超乎想象地惊人,童年记忆中的故乡,一去不复返了。童年风景的自然之美也被强大的工业集群所谋杀,记忆中的风景渐渐远去、消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