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这天晚上,女孩子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礼拜七姐,乞求天上的仙女赐予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心灵,乞求爱情、婚姻幸福美满。 有人说:“佳节与诗歌须臾不离。”在“七夕”充满浪漫气息的夜晚,作为我国诗歌鼎盛时期的唐代诗人,自然也是不吝才情,挥纸泼墨,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绝句。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白居易的《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此外,还有杜牧的《七夕》:“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以及杜甫的《七夕》:“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等。 写“七夕”诗最多的是李商隐,他的“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情色并茂,他的“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诱人浮想,他的“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兴味醇厚,他的“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意趣盎然。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的李贺,面对“七夕”,欣然吟出了“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的浪漫主义佳作。 此外,还有崔颢的“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曹松的“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崔国辅的“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窦常的“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等等,都是难得的传世佳作。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唐人唐诗颂“七夕”的盛景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他们遗留的精神瑰宝光亮照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