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七夕,在我国历史上曾是一个民俗大节,民间有许许多多的习俗,除人们所熟悉的穿巧针、做巧食、拜魁星、染指甲、用树液洗头等习俗外,古时还有一个颇具特色的习俗——晒书。 七夕为何要晒书?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民谚云:“七夕到,太阳高,晒衣晒书好。”农历七月初七,阳光充足又不过分炽热,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具有杀菌的效果,此时正是曝晒书籍和衣物的大好时机,趁着天气好,把书和衣服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对这些物件本身是有好处的。而且文人晒书,还可趁机把书籍整理一下,温故而知新。 据说,七夕晒书是从晒衣演变来的。“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源于汉代。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每年七夕的时候,常见宫女在那里晒衣服。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到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三国魏司马懿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曹操的猜忌,因此装疯病躺在家中。曹操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假装疯病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曹操命令司马懿立刻回朝任职,若不去就要拘捕他,司马懿不得不回朝从命。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记载了一则七夕晒书的趣事:晋代的郝隆生性狂傲,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别人七月七日晒书时,他却敞胸露腹,仰躺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他很有学问,满腹诗书,晒肚皮等于晒书。 晒“腹中书”的典故也常被文人墨客引入诗文。《漳州四时竹枝词》云:“晒衣六月蠹能除,酷热金乌燎太虚。此日天门开好晒,郝隆惟晒腹中书。”宋代刘筠《戊申年七夕》:“岂惟蜀客知踪迹,更问庭中晒腹人。”清代唐孙华《周砾圃被盗窃书砚作嘲盗诗戏和》:“从今腹笥防窥瞰,莫向人前卧晒书。”毛奇龄《七夕》:“向夕陈庭尝下果,连年每晒腹中书。”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