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读《古炉》杂记
成篇小说《古炉》在京研讨会现场
贾平凹正在接受凤凰卫视许戈辉采访
就我已读过的平凹主席的小说而言,《古炉》是其篇幅最长,人物最多,题材最大,距现实主义最远,距浪漫主义最近,却又满是苦涩青梅滋味记忆的一部作品。 整部作品以线性的结构,通过12岁孩童狗尿苔的视角与切身经历,全景式的也即福斯塔夫式地行径,透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古炉村从初始到终结的嬗变。整部作品平实,少繁复,却又不失精彩地以时间顺序的脉络发展下来,较全面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有着舅舅外甥缘源,以夜朱两姓为主的村落,从原本和睦走向隔阂、破四旧、武斗、动乱,直到重新恢复秩序的全过程,反映了中国这段血腥愚昧历史的痛,印证了中华民族走过道路之艰难。小说止笔于拨乱之初,引用平凹在《后记》中的话,“这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作品中的人物 阅读作品时的第一感觉是人物众多。追索作品人物的构成,是史上夜姓舅舅与朱姓外甥,最初来到村子成为原住民,衍生为以夜朱两姓为主的村落。他们的名字起的,个个质朴,不是农家的什物,便是形象的突出,没什么宏大的寓意,想想挺有趣。 当然,作品的一号人物非12岁孩童狗尿苔莫属。他是解读《古炉》的关键人物,因为整部作品是通过他的眼睛,将其所见所闻尽收眼底,然后又一一展示给读者。他这一户只有他和奶奶蚕婆相依为命地生活,因为他的爷爷解放前被国民党拉壮丁去了台湾,而且一去音讯全无,自然他家成了反动家属,被归入“四类分子”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他是洪灾时从河里捞的还是路边捡的弃婴,尚未明了,但爷爷留下的“恩泽”他继承了。正因为这一出身而招致的歧视,在狗尿苔幼小的心灵上早早地感受了人间的冷暖沧桑,造成了不想见人的焦虑与自卑,使他产生了有一件“隐身衣”的妄想。喝太岁水时这样,天布要其去作证时也这样。其中的寓意,不能不说多多少少有着平凹先生早年当境的经历与心理影子。 有意思的是,狗尿苔的身上是有些特异功能的:通动物语言,能与鸡狗猪猫和植物对话交流;闻气味即能知要死人……与动物对话,显然是一种虚笔,非真实,凸显的是狗尿苔内心深处的寂寥与孤独。出身使他没有多少玩伴,饱受歧视是他的家常便饭。除了年龄相当的小伙伴牛铃,古炉村几乎没有几个把他和奶奶及出身不好的守灯当人看。至少他们算古炉村的二等公民,每有村民大会就可能被批判。别人可以坐可以蹲,他们却得站着。即便如此,有时牛铃也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地提起他出身不好的话来,别的人就可想而知了。狗尿苔在书中是个异物:丑、矮,或许喻示的是其先天带来的附着物——出身。自然“隐身衣”的寓意很明显了,是想逃避现实,逃避因出身带来的歧视。任何人都无法选择时代选择家庭选择出身,唯身份论的年代把下层人后天努力之路彻底地堵死了。这不能不使我们想起那位因为写出一篇《出身论》而被枪毙了的遇罗克。是的,是人都会有些经历。这经历说小了属于个人,说大了属于社会属于历史。狗尿苔的不想见人,总想让别人忽略自己,自有其当境的苦衷,绝非当下的凤姐和芙蓉姐姐们想方设法地引人关注,力图赚足世人的眼球,那是让有此出身经历过文革的人失语的语境。狗尿苔是立体的,既有外形的丑陋与精怪,又有内心的懵懂与秀美。以致平凹在《后记》中自问:“狗尿苔会不会就是我呢……我也恍惚里认定狗尿苔其实是一位天使。” 狗尿苔、蚕婆和善人是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三个人物,字里行间,即可感受到作者对这三个人物流溢出的钟爱,又可见作者赋予的寄托。 善人郭伯轩如同《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一种传统道德与文化的化身与象征,自然成为古炉村,也可以说是中国无可替代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曾经的出家经历,使其较多地接触了中国的古典典籍,而还俗后的说病——一种可以挣来鸡蛋等食物的谋生方式,确定了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的身份。在那些面临家庭纠纷或个人迷惘困惑的场合善人即会现身,进行劝渝向善,因果轮回,启迪心智的说教。什么人有三性、理有四理和因果关系,都是颇有哲理的人生真谛,尤其是其反复说教的志意身心四界,是剥离了人生表象触摸到了核心、触摸到了质的处世理论,更是超凡脱俗的人生领悟,无疑名利前的淡泊,骤雨暴风前的平静,可喻为现代心理医生;而数度出现的“一个人孝顺他的老人,并没孝顺别人的老人,但别人却敬重他;一个人给他的老人恶声败气,他并没恶声败气别人的老人,但别人却唾弃他”,可以作为人生孝悌的经典。中山顶白皮松的被炸,可以看作中国优秀传统或地标性实物被毁,直接导致了善人的心灰意冷,以致自焚。善人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古炉》思想性的厚重与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如同平凹在《后记》中所述:“善人是宗教的、哲学的,他又不是宗教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识和生存环境只能算是乡间智者,在人性暴发恶的年代,他注定要失败的,但他毕竟疗救了一些村人,在进行着他力所能及的恢复、修补,维持着人伦道德,企图着社会的和谐和安稳。”怜惜与悲悯的爱莫能助之情尽显。 蚕婆饱经沧桑,虽为村妇,既有生存别无选择的无奈,又有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胸襟和睿智。她在狗尿苔作证前的交待,可以看作她为人处世智慧的体现,令人颇感苍桑;而铰纸花铰什么像什么,表现的不仅仅是手巧,更多的恐怕是历史积淀和文化符号,铰的是历史渊源;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丈夫死活不明,却留下“反动家属”这一丰厚遗产的拥有者的女人,而且膝下无子无媳,只有一个12岁的懵懂孙儿相携相拥的女人,这样环境下的生存,让我看到更多的是坚韧。 而村支书朱大柜,虽说不在行政级别里,但其官人作派,弄权术于股掌之间的功力,与那些大级别的官人相较毫不逊色。特别是在被划定为走资派被批斗挨整,因骨折回村喂牛时节挑拨天布、磨子等成立联指与霸槽、水皮等的联总对着干时,一个工于心计的智者形象跃然纸面,为日后的武斗作了铺垫。 夜霸槽是古炉村里的另类,相比同村的乡亲,他思想活跃,有理想抱负,想干一番大事业,时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怨叹,这正是获得杏开爱情的根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不安分,游手好闲,这同样是气死杏开父亲满盆的直接原因。他的这一秉性,天设地造地促成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兴风作浪的性格。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原本可以有另一种结局。可惜,他遭逢的不是改革开放的今天,而是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革,成就了他的悲剧命运,以致他成为古炉村联总榔头队的队长,直至最终被枪决。我相信,时代会改变或赋予人生的一切,所谓的“时世造英雄”正是其解。 作品中除上述几个主要人物外,除病逝的队长满盆和继任者磨子、麻子黑、守灯、水皮几个略有心计外,天布、灶火、秃子金、跟后等多为有勇无谋之辈,干脆就是火药筒。而其他多数是偏平的,不少仅只露一两次脸,有的甚至仅仅是个名字而已,像戏剧中跑龙套的,因情节的需要烘托或渲染气氛而已。
作品的情节 如前所述,作品的故事情节是以时间顺序的线性结构来叙述发展的。从1965年冬起始,古炉村还算和睦。村人们基本上沿袭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老平静生活。但随着时日的推进和整个政治气候的变异,古炉跟风而进,从最初的一家丢了院门钥匙开始,到多家丢钥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连锁反应,直到最终破案只丢了一把钥匙的戏剧性变化开始,村子在治安上出了问题,不和睦的现象日渐显现。从霸槽的外出,带回外边的信息,再到大串联的学生从村外经过,使原本平静的古炉骚动起来,轰轰烈烈地破四旧,村支书朱大柜权威的失落,狗尿苔和蚕婆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地过日子,村人间的矛盾发酵激化升级,直至武斗、死人,人人自危提心掉胆地生活,整个古炉一派乱象……是的,情节是细节的积累和堆砌:蚕婆数次讲村口石狮是由避邪护村的人变的;善人满含哲理的说病;朱水皮因喊反“拥护毛主席,打倒刘少奇”口号,即刻被当做现行反革命押上会台;丢钥匙;麻子黑向王所长酒后吐真言,道出自己投毒害死欢喜;许多人患上湿疹;面鱼儿的儿子开石入的是榔头队,二儿子锁子入的却是红大刀队,兄弟俩因观点不一反目成仇;中山顶上古炉地标性古树白皮松被伐;鲁迅《药》中吃人血馒头的场景再现等等细节颇有寓意……而从和谐到有隙,从有隙到破四旧,从破四旧到武斗,有序的到行政能力瘫痪,文革的逐步演进与升级,作品作了合情合理的表现。 此外,还有村史和村口石狮的传说,太岁、通说(阴差阳错)的引入,以及狗尿苔的能与动植物对话、闻气味知要死人,善人的尘外说病,都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 如果说霸槽的宿命是自觉不自觉使然,那么他们的参与是时代大潮挟裹驱使进了文革,这是整个一代人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我曾有过一个观点,许多人参与文革,是为了不被别人批斗而去批斗别人,是为了保护自身而去进行侵犯,是为了不被反革命而去显示革命。 作品并无多少瓷器制作的细节,古炉是壳,烧瓷是说辞。如作者所说烧瓷的古炉喻示的就是中国。因为在英文的词根里“CHINA”瓷是本义,早年西方是通过瓷器开始认识中国的。 古炉的文革演变,其实就是整个中国文革灾难的缩影。
作品的结构 以冬春夏秋冬春六部分88个章节来结体。 第一部分1965年的冬(1—16章):在一种琐屑平实的笔法中行进。可以看作整部作品历史、人文环境的铺垫,既是各色人等的出场亮相,又是人际关系的交代,更主要的表现文革前,古炉是一处地老天荒,男耕女作,虽有鸡飞狗咬,家长里短,但总体是和谐的。 第二部分1966年的春(17—29章,共13章):进一步表现各个重要人物的性格与基质,人际的蝇营狗苟凸显隔阂产生文革的土壤。村支书朱大柜将公房化公为私的伎俩,激发了村民的不满,也细化了人物形象。村前串联的学生经过和霸槽数次外出“取经”,表达的是整个社会的骚动不安,文革发生的气息已浓。 第三部分1966年夏(30—45章,共16章):黄生生的到来,既可视为古炉和谐平静的改变,也可看作古炉文革真正的开始。他输入和带来了外边的信息,并引见镇上的武干获悉北京有两个文革司令部,撺掇霸槽点燃了古炉的文革大火。接下来,轰轰烈烈地破四旧、贴大字报,成立榔头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四部分1966年秋(46—63章,共18章):文革升级。破四旧已经结束,武斗的前兆也已显现。迫于压力,村支书朱大柜大权旁落,没了往日的风采,开始在以霸槽为首的造反派面前低眉顺眼。没人组织出工,基层组织瘫痪。朱夜矛盾激化:天布因怨恨到霸槽的祖坟上钉木橛子。以朱姓为主的红大刀队成立,与以夜姓为主的榔头队针锋相对,围绕清算瓷器销售收入与窑场斗争白日化。霸槽借威借势借力,请来邻村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作为提升自己权威的资本。 第五部分1966年冬(64—87章,共24章):各种铺垫已经做足,作品情节进入高潮,也是文革最闹腾的日子。像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古炉陷入了一片乱象:武斗、动乱,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打打杀杀。镇上马部长一干人的进驻;麻子黑越狱:请外村武斗队来古炉与联指的红大刀队武斗,死人,败者逃亡……有过文革经历的人都知道,无需细表。 第六部分1967年春(88章):只有一章,是大结局。既是戏剧性的,又是必须的:马部长、霸槽、天布、守灯、麻子黑被公审枪毙。这一章专为这一事件设置,文革似乎至此合上了重重的一页。
作品值得探讨的几处地方 1.作为作品中第一人物的狗尿苔,仅是一个12岁的孩童。整个文革在古炉村的演变过程都是通过他的眼睛逐一展示给读者。可以肯定,作者对这一人物倾注了足够的感情。狗尿苔的形象传递出了古炉村当境的现状,也表现出了狗尿苔灵魂深处的真性情。也许是作品所表述时间段(一年半)的原因,狗尿苔的性格没有大的发展与变化,在作品中主要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2.结构上的线性跳跃。以冬春夏秋冬春六部分来结体本无诟病。最后的春部仅只一章,即88章,似乎给人衔接很紧的错觉——是那个“打砸抢烧”破四旧,人身攻击加武斗之后紧接着的第二年(1967年)春天发生的事儿。事实上厘清是武斗平息数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才现武斗之首被枪决的场景。当然,文学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不是现实生活的琐碎罗列,更不是流水账,而是有利于主题的情节与细节的撷取与提炼。但改变不了结局略显仓促的感觉。或许在平凹先生看来,应写的都写了,该说的都说了,没必要再拖泥带水,但这恰恰是整部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可以拔高的地方。 3.同样是第88章,可否像一些影视作品一样,在结尾用一小段字幕:数年后……似乎可以不必渲染枪毙的场景。如果是想在最后一章中探究如何规避历史悲剧重演,自然是另一种情景。当然,我知道,文学可以触及社会问题,不一定解决问题。“如果”本身就是假设而已。 对文革的反思 真正的反思是成年后看了一些史书和文革的资料后才有。 回首文革,我们会慨叹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运动了的不止是当境的一代人,也运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它的可恶在,至少使这个伟大的民族和国家,在物质和精神上滞后或倒退了几十年,同“焚书坑儒”一样,使一大批社会和文化精英挨整受批进牛棚,甚至跳楼、投湖、上吊、卧轨陨灭人间,成为历史的污点,用史无前例、惊心动魄、惨绝人寰誉之均不为过。 那么这把大火为什么轻易即能点燃呢?是我们的体制吗?还是个人崇拜使然?可以说它们是文革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 关于这一点,平凹在作品中没有提及。不过他就人本进行了反思:“我们放不下心的是在我们身上,除了仁义理智信外,同时也有着魔鬼,而魔鬼强悍,最易于放纵,只有物质之丰富,教育之普及,法制之健全,制度之完备,宗教之提升,才是人类自我控制的办法。”一句话,把滋生文革的土壤铲除了,历史的悲剧就不会重演!作品中,平凹只是把当时发生的回顾或撕裂开来给读者看。但平凹的认知不能说全部,但至少可说是不少人的认知。认真地阅读过巴老(巴金)的《真话集》,感受到老人对文革中发生的非人性事件的叹息与迷惑,以及期盼总结文革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如何避免历史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不再重演?如作品中村支书朱大柜所慨叹:“县上刘书记、公社张书记、国家主席刘少奇,说倒就倒了。”我们应建立什么样的机制,防堵文革这种土壤的产生、发酵直到裂变?这是对后人、对历史、对民族的呵护,负责任!是一种大经历、大痛苦之后的大关怀、大忧患。平凹写《古炉》的用心,应该与巴老一脉相承。 令人迷惑的是,那一代被艺术提炼了的曾真实发生过参与了武斗的前辈们,他们是好人吗?他们不像好人;那么他们是坏人吗?他们不是坏人。他们是我们的父辈,是一代令我们感到悲悯不幸的人。他们你死我活地对立交织着,他们“七亿人民一个思想”的空洞的确让我们困惑和不安。他们都是悲剧人物,都是受害者,纵观文革发生的前前后后,无论是当境的他们,还是我们这些后人,无人从中获利啊! 平凹说:“长篇小说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经验。”《古炉》是对文革的一次较深层次的直击、探究与总结。 以上仅为作者对《古炉》一书一次浅阅读的感悟,权当一家之言表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