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曾遇过一个大学生,他告诉我,过去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要去图书馆借的读几本书,至少要有五六本吧。现在出来工作了,基本没读什么书。别说一个月,一年也读不了五六本书,甚至几年过去了,也没有认真地系统地读了几本书,真是可悲啊!说这话时,他显得那样的愧疚。看他的样子,以后是一定会多找点书来读的,一定要把前面荒废了的给补上。 这是那个朋友几年前对我说的话,不知怎么我常常记着他这句话。我为什么不能忘记他这句话,今天又把它翻出来,我想我是一直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的,那个朋友这几年当真反省了吗?当真去读书了吗?一年读了多少呢?有五六本吗?对此,我心里实在没数。 我其实一直在想,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个社会上,有关读书,独是我的朋友一个是这个样子吗?这个问题我想是值得很多人去反省去深思的。培根在《论求知》中有言道:“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消遣是读书中最初级也是最浅薄的意义。但如今的社会很多人似乎连消遣也“忙”得顾不上了。 真理需要有前人的铺垫,这种铺垫可以通过读书而来,但更要有的是后人的论证与推理。像余秋雨说行走的意义一样:“但走的远了,这个理由渐渐淡去,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每一段路都能解答一些问题,却又带出一些问题。”读书亦同,读多了,为解答新产生的问题,便查阅了更多的书,论证了更多的知识,践行着读书的深层含义……读,也许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那不读呢?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