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隐神树,落日暮云稠;余晖喷薄出,光柱射斗牛。
黄土千峰涌,红梁万壑栽;春来泥土笑,山野播种来。
赤峡见扁舟,山间碧波幽;渔歌塞外唱,平湖晚风舒。
地貌似莲花,玉立如巫峡;聚集选佳构,不泥他人法。
梯田柏树青,野山绿葱葱;大雁横空出,留下榆关情。
山峦绿波泛,烟横校场墕;惟有迎亲客,行在层峦间。
春风抒万物,无处不是画;最爱千仞壁,雨后赤成霞。
长城烽墩狼烟灭,丹青地貌血脉染。千年神松无人识,万里鹤唳风翅展。山不能言飞柳絮,水不扬波杏花残。画家影家新意匠,双锁山里寻灵感。这是笔者二十年前写下的一首小诗。
双锁山位于榆林麻黄梁五公里处,又曰双山堡。因其山头成对,地形像锁,又有其双锁山之称。
血脉丹青的双锁山,大气、雄强,坚韧不拔,才鼓荡起土柱林立的雄性风骨;饮马河静中有动,飘摇不定,才播下缠绵柔韧的质朴胸怀。壁立千仞,粗犷、深邃的雄浑黄土风貌。历史上曾哺育了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成长。广阔的峁塬,含情的沟壑,才使多少壮烈、雄伟的史诗在她胸中诞生……
这块独特、神奇的黄土地域,由黄土塬、黄土柱、黄土峰、黄土峡谷、黄土漏斗、黄土冲沟所构成,在榆林全区乃至西北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皇天把仙姿风骨交给人类,黄土把亘古豪气留给人间。大自然剥蚀的神奇造化,构成了一幅幅天成雕琢的血脉丘壑。像画家米开朗基罗那样,把海生动物从石头中解放出来。那一道道红梁绿谷,历史沉积;那一排排连绵丘陵、广袤土林,就是一部黄土儿女涌动的民族史,一部炎黄游牧子孙的家谱。
我们从崖壁土柱的破笔之法中,感受到远古岁月雕琢的奇特梁峁造型;从无垠峡谷的黄土画廊中,领略到亘古史前,神工鬼斧创造的人类艺术生命之壁。这里既有蕴含红色玛瑙般的天籁血脉山殇,又有依崖造型、古拙粗粝的大峡谷立体画图;既有传统艺术的中国画“散点透视”鸟瞰视点,又有现代艺术西洋画审美价值的独特表现。那苍茫、雄浑的艺术大气象、大气魄所形成的“双山小宇宙,宇宙大双山”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黄土作为我们炎黄子孙的摇篮温床,它孕育了最古朴、最粗犷的文化遗产,那些受天地之精华、日月之提炼所形成的生命世界的天然图画,其价值将随着摄影家、画家、影视家的创作发掘,日益凸现出来。
在笔者看来,榆关要塞的天地是圣洁的!双锁山的灵感是高层次的!它山腾灵气,河流灵感,阳刚美和柔韧美交织。
建国十周年时,为全国农展馆拍摄展览照片,第一次寻觅发现了这块广袤博大的黄土艺术世界。然而,当时只以独特地貌展出。在以后五十年中不乏带一些著名画家、摄影家、艺术家来双锁山写真、抒情,广猎善塑,以无畏的胆略和气魄,去拥抱、去探索……
画家周韶华,在榆关要塞开辟了他的时空视野,产生了艺术创作欲,才涌动了《洪荒岁月》和《山岛竦峙》艺术意蕴。
艺术家张丁深入这块艺术沃土,以精诚之志、坚贞之心、童心之情、脱俗之趣的求索精神,感受了这儿的血脉沟纹、雄浑大气,用他的焦墨笔触,构成了《黄土血脉》等系列之作。
画家刘文西曾三次亲临双锁山采撷,置身于万壑丘陵之中,才发现“自然即在心中,绘画即在自然中”的艺术境界。
从摄影家视点,这块黄土艺术世界,相比之下,还是一块“未开垦的艺术处女地”。那碧空、巨壑、峁塬、窑洞等奇特景观,那烽墩、雁阵、平湖、牧歌的典型环境,所构成“驼铃银汉月,雁阵榆关秋”的景象,能使摄影家心灵激荡、慧眼开放,产生高于取景所见、精于记录之实、升华自然之象的艺术名作。
回眸历史,这儿曾是汉代皇家御马场,马群澎湃是海潮的地方,当年骑在蒙古马上的司马迁曾在榆关要塞追撵着夕阳余晖;这儿也是镇边将军横戈跃马的地方,流传着巾帼女英雄刘金定和高君保屯兵五里滩的故事。历史的尘封湮没了昔日的辉煌,雷击电劈,风刀血剑,虽然锁住了它的神秘遗韵,却留下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景观。这块洪荒般的黄土地域,亘古绵延,蔚为壮观。黄色的峁梁,黄色的沟壑,黄色的村落,黄色的尘埃……数不清的黄土峡谷,看不透的黄色漏斗,一幅天之高远、地之深远的艺术世界。
黄水,黄土,黄种人;红梁,绿谷,沟沟春。这儿的人们有一种原始力律动的力量和无休止劳动、无休止奉献精神;陡峭的黄土坡,播上了绿色希望,广袤的荒原,勾勒出彩色的线条。来双锁山旅游摄影创作,一年四季都有收获。晴天可得一幅西洋式的油画笔触,雨天可得一帧中国画的写实意蕴。那种春来桃杏遍山开、夏日翠柳满沟中、秋霜杏叶红烂漫、冬雪原驰分外娇的艺术景象,会使摄影人惊艳、震撼!
无论是万峰千壑的大峡谷,还是彩柱高悬的黄土层峦,都令人浮想联翩、魄动心扉!一种峦土、峦水之情,一种黄土母爱之情油然而生,会产生粗犷、质朴的情感大视野,黄土地质公园的艺术小宇宙。
难怪民国年本土书法家李棠,以万毫齐力的墨韵激情写下“功在名山”四个遒劲大字,刻在红石峡的书法宝库石窟上。
人们说到了榆林,参观了九边重镇“镇北台”和书法石窟“红石峡”,不去领略沟壑纵横、土柱林立的双锁山,那确实是一大遗憾。浏览了万壑雄峙的东流畔、“散点透视”的黄土大峡谷,不去店坊欣赏彩柱高悬的“高峡出平湖”也是很可惜的!
在掀起“双锁山热”的时候,艺术家和旅游者在这块圣洁的沃土上,采撷观光,寻觅创作,无疑是一种艺术创造的真实体验和体验大自然苍茫、雄奇的洪荒感受。
那种没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开发热情与具体措施,双锁山很难寻找到有生命力的开发项目和价值。
黄土层峦大峡谷,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笔者五十多年来在双锁山进行摄影创作,不仅产生了一批超国界、超语言的摄影力作,同时也带动了一批艺术有识之士无怨无悔地不懈涉猎!目前,双锁山这块艺术金矿,如何开发利用?如何保护发掘?将是一个新课题。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双锁山的开发已进入新的阶段。但首先是以艺术家的写生创作为“龙头”,然后带动全民性的旅游观光开发。
在“中国梦”的精神指引下,对双锁山人的旅游意识、环境治理、地域保护等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学术价值还需进一步深化,否则很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了使它成为画家、摄影家、影视家瞩目的创作基地,笔者曾编辑了一本《山魂》摄影画册(已出版)和《呼啸的双锁山》电影文学剧本,期待企业家和有识之士的关注。
最后借用诗人苏轼的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双山丘陵摇碧风,丹青地貌血染成。画家影人多光顾,寻到底蕴有几人?”
双锁山,“清明上河图”式的“散点透视”黄土画卷!
双锁山,黄土丘壑艺术家创作的摇篮!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