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民众鼓与呼
———读陶明新著《瞬间·幕后》随感
《归途》2008年1月28日,受降雪影响,安徽合肥的长途汽车停运,客流分流到火车站,造成上万名乘客滞留合肥
《检阅》几名香港中学生在浅水湾戏水避暑,欢迎一名光屁股的小男孩加入他们的队伍,当日香港气温创2005年最高纪录
靖边老汉郭成旺沙漠植树千万株,誓让陕北大地人进沙退
《山区学童何其苦,上学须过“钢丝桥”》摄于1996年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小学生每天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调入河中。刊出后,捐款修桥呼声不断,后陕西省在全省山区修建了100座“慈安桥。该摄影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银奖。
《追与逃》凸现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债务人与债权人角色的变异
《心有余悸》摄于1998年陕西省乾县。村民李修河向记者反映村干部乱收费问题,其老母害怕遭到报复罚款。如今,“农民负担”已成为历史名词,照片成了当时的见证和缩影。
《女儿,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救援人员将遇难的8岁女孩韩璇从5米多深的淤泥中挖出,其父亲韩如栋为女儿最后一次编辫子
在甘肃舟曲县“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韩如栋的家被泥石流冲毁,其父母、妻子、女儿、弟妹等9人遇难或失踪,韩如栋悲痛欲绝与女儿诀别。
陶明简介:安徽省舒城县人,曾为中学教师、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现任新华社陕北支社社长。
编者按: 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及时准确地把镜头和笔头对准一个个鲜活的新闻现场,新闻作品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陶明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本版选择他的部分作品,在以飨读者的同时,也给广大的摄影作者、新闻记者以思索。 新华社记者陶明在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拍摄的新闻照片《女儿,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与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大屏幕上,并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子和话题,把感动播洒在亿万观众的心田。 这就是陶明,一个以镜头贴近民生,为民众鼓与呼的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每一次按动快门就是一次冲锋,每一声“咔嚓”就是一个音符。 一路走来,捧献出无数个感人至深的画面和故事。我手边的新闻摄影集《瞬间·幕后》就是其中几许浪花的集结。 几幅新闻照片,一则短小的新闻说明,一篇解读拍摄背景的回忆性文字,我情不自禁地、仿佛就是拍摄现场中的一员,感同身受着作者貌似冷静却心如潮涌的“参与”和“记录”。镜头是冷的,血是热的,心则沸腾着。每一次捕捉是与事件或人物无缝的对接和留驻,更是激情而又冷峻的颂扬者、关爱者和鞭挞者,向全社会强力地传递和公告。 《山区学童何其苦,上学须过“钢丝桥”》,把山区学童胆战心惊过桥和无所畏惧求学两种心理相纠结的矛盾和尴尬,直观地呈现于一幅画面,令人震惊不已,感慨不已,思绪万千。 《叫声“妈妈”不容易》,妈妈的沧桑和艰难占据了大幅的画面,但夺人心魄的,是妈妈深情无限、希望无限凝视的眼睛和上万次不厌其烦张合的嘴。那贴在妈妈喉结的小手和示意声带的小纸条,无不把妈妈的“不容易”淋漓尽致地展现。 《心有余悸》同样是母爱的呈现,却是通过胆小的妈妈与耿直敢言儿子之间的对比和反衬,把农民负担过重的社会问题放到了爱与恨、公民权利的放弃和捍卫的天平上,凝聚成一个时代的缩影和见证。 《一线通》则把无意间尴尬的小意外,定格成幽默的小品,为平淡无奇的生活添加了一抹色彩。 《我们不哭》表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小朋友面对灾难的坚强以及得到及时救助后的欣悦心情。蓬乱的头发,依稀可见无情的灾难带来的惶恐和还未完全消散的紧张情绪。大碗的雪白米饭和身后隐约可见的简单床铺,是得以迅速安顿和得到呵护的象征。最让人心动的,是那双没有泪水、只有微笑的眼睛,那份坦然和童真,足以让亿万颗高度关注的“中国心”,眼含热泪,但不哭。《到大自然中去》把“非典”阴云驱散后人们身心的放松,与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是新闻,也是一幅极具美感的艺术作品。 一个债字,让《追与逃》同台竞技,美丑自现。小角度、小人物,大主题、大社会,趣味盎然,也意味深长。可悲!可怜!可叹! 暴雪后的《归途》,是归的急迫和等的无奈等复杂心境的体现。一扇扇车窗、一幅幅图景、一张张面孔,都在雪的大背景之下成为春节序曲的主旋律。虽表情各异,但家在心中,归是主题。在近日揭晓的第23届全国艺术摄影展览中,《归途》荣获纪录类金奖,为陕西争得了“国展”荣誉。《往事如烟》缭绕的是烟雾,折射的是往事,烟雾背后沉浸在回忆里的眼睛,五味杂陈,又岂止是百般滋味在心头。真能如烟雾般,慢慢散去?《挥汗如雨》以极度细节呈现拼搏、《深情的一眺》对伟人未了心愿的缅怀、《受伤的心灵》对印度尼西亚海啸儿童的爱心关切、《抗议北约》对“誓死捍卫中国主权”的聚焦和放大等等,捕捉的是瞬间,留驻的是历史,解读的是背景,感慨的是人性。先后荣获多个大奖和参展,理所当然。 对于从事宣传工作和新闻摄影工作的人来说,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从中领悟新闻敏锐的培养,精确迅速的把握,思想内涵的体现,如何平中见奇,如何把新闻和艺术相结合。学而时习之,自会受益良多,收获连连。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和时代的声息,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大事件是如此,小人物也如是。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恍然大悟故事背后的真相。所以“瞬间”,所以“幕后”。 说什么,怎么说,为谁说,站在什么角度说,是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的体现,也是个人品格和心的质地的折射。如何在把握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笔触和镜头向外界传递和展示什么,是水平能力的检验,是勇气和胆魄的体现,更是作者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和内心情感的亮相。 深山里的民办教师、求学儿童、老弱病残、灾区受难民众、苦苦抗争的平民百姓等弱势群体,是陶明镜头捕捉的主要对象。不只是用镜头,更是用心在对焦和校正,以自己的方式。定格的,是历史瞬间;传递的,是感动和血脉的跳动;感慨的,是不屈和抗争;宣扬的,是大仁大义和大爱;鞭挞的,是丑恶和扭曲。 不知道陶明本人有没有说过这句话:甘为民众鼓与呼! 但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