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再读《鲁迅回忆录》
在这个温和的夏日午后,在图书馆万卷藏书中我意外地发现了它——《鲁迅回忆录》。再次捧在手中,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地,初览时的激动、兴奋都烟消云散,独留那份沉着与朴实在心中回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可谓有口皆碑。毛主席这样评价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几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引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就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这段话可谓对鲁迅一生的总的概括,也正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回忆录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鲁迅病逝前的一段生活实录。“轻伤不下火线”鲁迅如是说。在鲁迅患病期间,许多革命人士如茅盾曾力劝他到苏联疗养。鲁迅却说:“疲劳总不免是有的,但还不至于像你们所想的那么衰老多病。不是说‘轻伤不下火线’吗?我要继续在这里战斗下去。”以至于茅盾不得不在给史沫莱特的信中说:“大先生说‘轻伤不下火线’十分坚定。看来转地疗养之事只好暂罢。”鲁迅就是这样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坚持斗争到最后一刻的革命者。 在回忆录中许多著名人士对鲁迅一生的点滴生活作了详尽的述说。其中有宋庆龄的“追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的“读《永不磨灭的印象》”、叶圣陶的“相濡以沫”等等。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更鲜明地刻画出了鲁迅一丝不苟、坚贞不屈的个性。 意犹未尽,请几天假,我带着《鲁迅回忆录》,车上一路细细咀嚼着,怀着一颗对革命先辈敬仰的心,慕名而去踏进了鲁迅先生成长的地方——绍兴市东昌新台门内的一座普通宅居。 然而,展现在眼前的陈设,并不是考究、奢华的,而是陈旧的地板、简朴的桌椅,唯有书橱里满满当当却不失整齐的书籍,显示出这个书香门第对下一代的熏陶。 宅居的中间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天井,正中央长着一棵高大的桂花树。由于绍兴人管天井叫“明堂”,所以便把这里叫作了“桂花明堂”。听那些对史料如数家珍的长辈们说,儿时的鲁迅,每到夏夜,会边在明堂里纳凉,边聆听老人们口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我想,也许这就是童年时代的鲁迅,所吸吮的第一份文学艺术的乳汁吧。 穿过圆石洞口,迎面是一棵结满了紫红桑葚的树。院的一侧,有座小的假山。在这里,游客们会纷纷感叹——一个多么简朴、自在的天地啊,真是一个不事雕凿的乐园。在北面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我仿佛能若隐若现地看到年少的鲁迅在那儿顽皮地抓斑鸠、捉蟋蟀,拔何首乌。碧绿的菜畦经过岁月的洗礼竟还没有荒芜,让人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穿着长衫的鲁迅,在书房里学习累了,便来到这充满生机的百草园,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快乐与满足。 出了百草园,我的思绪自然飞向了三味书屋。 当我沿山步行,穿过石桥,便来到了盼望已久的肃穆、静谧的三味书屋。透过窗棂,可以看到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鲁迅12岁时就转入三味书屋学习,老师学问精深、安贫乐道,给少年鲁迅留下深刻的影响。 一切是如此地熟悉,就如上学时曾经学过的课文,或者是《鲁迅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印证着历史的芬芳。 通过这次的寻访活动,让我深深感悟到,这里或许正是伟人的精神之源。鲁迅是伟大的,我仰慕他;鲁迅是刚强的,我崇敬他;鲁迅的笔锋最犀利,刻在我心中的记忆清晰分明,我追忆他。 从这以后,我觉得鲁迅精神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当我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成就,有点得意和飘飘然的时候;当我初入社会,对纷纭芜杂的众生万相迷茫不解的时候;当我初涉爱河,遭遇情感的重大挫折的时候;当我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考研屡败屡战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回头望望,总有鲁迅先生那鞭笞和信任的目光,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鼓励我学会思索和摸索,让我逐渐找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就如同那冬日里的炉火,黑暗中的启明星,夜航时的灯塔,无私地照耀我走过生命的一程又一程。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