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读后
退休后坚持经常读报,但往往是看标题或粗读一掠。安报3月15日所发《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作者秦宗道)一文,我看了前面三个自然段,文章的魅力就紧紧吸引了我,精心通读一遍,接着续茶捂卷,抽烟回味,又专注地读了两遍并用红笔圈点。
这篇文章长达六千余字,作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以紫阳置县五百年纪念为契机,向全县人民作了一个全面的报告。文章通篇以文采飞扬奠基,以视眼开阔立意,调动多种写作手法,把置县五百年纪念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文章选用史料时间跨度长但并不陈旧,以历时为镜启迪思维,罗列数字启封档案多并不枯燥,以现实为鉴振奋求索,让读者在纵横交错中有条不紊的游弋,在大开大合里有章可循的览目。古代史的线条虽然悠长,文章能以点为重,突出人文亮点,置县的前因后果就水到渠成。现代当代史虽然短暂,作者却不吝笔墨地描写创业的艰辛和是非功过,是为了继往开来的察今而去伪存真。
文章的另一特点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颂扬结合得血肉相连张弛适度。与置县开拓发展的人物大家,如诗仙李太白、仙人吕洞宾、道家祖师张伯端、慈悲县令陈仪、进士魏学曾、兵部郎中刘宇官、水利专家左天皇等等,作者用一根红线一脉串联,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物能与紫阳有缘结亲,着实让紫阳人倍感骄傲。文化是地域历史的根基和脸面,又是地域兴衰的动力和密码,作者又用一根红线串起了紫阳的民谚与方言,民歌与汉剧,让读者感到亲切欣喜。历史和地理是孪生兄弟,物产是史地的天之骄子,作者又把山的险峻水的灵秀与富硒茶的辉煌矿产资源的丰富有机揉合得如珍珠镶嵌。
文采的天空不是一两颗星辰闪烁,而是群星灿烂众星捧月。文中的比兴佳句颇多,如把紫阳的版图比作“一片迎风起舞的绿叶”“一座生机蓬勃的花园”等。哲理是缅怀历史的反思,又是开掘现实的钻机,文章中有多处富有哲理的佳句,如“境界就是高度的标杆”“领导层的气度就是发展的速度”等,读后耳目一新让人喜爱。
另外,文章敢于面对历史自揭疮疤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文中写到“大跃进”的深重灾难,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报废工程和失败产业等。我想,如果说揭疮疤是美容理发的第一步,那么说报忧的自责应该就是建功创业的开始。期待紫阳的明天更加美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