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的路,翻山越岭,伸向远方。如果说家是点,大地是面,那么路就是线。千百年来,山里山外,如线联结。
商洛山里的路,之字形居多。险峻、迂回、逼窄的羊肠小道更多。这些狭长的小路,如同芊芊丝线,千丝万缕,连接着山里的纯朴和山外的精彩,世界因此而美丽;这些狭细的小路,如同细细雨丝,淅淅沥沥,连通着天边的云彩和脚下的土地,天地因此而宽广;这些狭窄的小路,如同毛细血管,来来回回,连动着秦岭的脉搏和华夏脉络,文明因此而永续。小路的起点,在这里:炊烟升起的地方,到处都是轻轻的山风;河流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大雁掠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清清的影子。云飘过,鸟飞过,天空湛蓝。风吹过,雨落过,清明景和。
商洛的路连接着山里山外古往今来。特别一提的是商於古道,古时特别重要,属咽喉要道。现在,在秦岭山间,仍然可见一些古道的蛛丝马迹。商於古道,是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唐贞观元年,商州刺史李西华倡修从蓝田到河南内乡六百里路,史称武关道、蓝武道。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作《登商山最高顶》中写道:“高高此山顶,四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诗人王贞白《商山》诗中,曾有“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之感叹。
再说说丹江航运通道。盛唐时期,丹江通道是仅次于长安至开封道路(大驿路)的次驿路,居当时全国驿路交通第二位。明末清初,丹江、金钱河、旬河航道以及龙驹寨、竹林关、漫川关、柴家坪、云盖寺的水旱码头闻名遐迩,成为“北通秦晋,南接吴楚”的物资集散重地。
古往矣,转眼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洛通西安的公路,要三五个小时路程。冬天,在秦岭峪道狭窄路段,常出事故,堵车长达几公里,车险路滑,我曾坐班车被困在秦岭一晚,第二天天明路才通,人连冻带饿,很是受罪!坐车翻秦岭成为回忆。
俱往矣,看今朝。今天,312国道、银福、沪陕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合铁路贯通商洛全境,商洛到西安不到一小时路程。商洛市区,改造新修的江滨大道、通江路绿树成荫,北新街、名人街、州城街、工农路等宽畅卫生,车水马龙;背街小巷也干净整洁,走着舒心;十里丹江绕城而过,碧水波动,景色秀丽。商洛农村,村村通水泥路,群众称为致富路,绿色农产品出外很方便。村道、乡道、省道、国道、铁道构建了商洛的立体交通,这是商洛通向文明富强的路。商洛,正走在复兴之路上,一个年轻的现代化生态城市正在崛起。
如果说路是光,山里人的世界一定会被照亮。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