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甘溪镇,可谓知之者众,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此地袁湾村出土距今200万年前的象牙化石以及盛产砂金而名噪一时。集镇东头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甘甜爽口,旧时的集市就设在此溪与旬河的交汇处,小地名“甘溪河”。世事沧桑,昔日的集市已不复存焉,“甘溪”之谓却沿用下来。
如今的甘溪镇,是在上世纪末撤区并镇时,在原来的甘溪、大岭两乡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它北接赵湾,南邻白柳,西与麻坪接壤,东与张坪毗邻,距旬阳县城仅二十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特别是102省道贯穿全镇,西康铁路穿境而过,北入关中,西至安康,一日之内可往返穿梭于两地。
解放前的甘溪,尚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那时的甘溪河,零星散落着数十户人家,茅屋草舍、烟熏火燎的土坯房,满目疮痍,摇摇欲坠,其间还有百姓结伴成伙,翻山越岭,徒步至西安背盐,往返一次需数日。因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客死途中者十有一二。解放后,特别是“三线建设”之前,镇旬公路未修之际,此地还是一片荒凉,只不过人口有所增加,居民陆续往麻坪河与旬河交汇处聚集,即今天的甘溪镇所在地。但那时还没有像样的街道,未成集镇雏形,而且环境恶劣,常有野狼出没,于夜间甚至白天登堂入室,叼走熟睡的婴儿及家畜。河水暴涨,尺把长的河鱼挤满水面,伸手可捉。
奔流不息的旬河水流经了多少岁月,其间湮没了多少放排人和淘金人的号子,以及大练钢铁,“打、砸、抢”等那个特定年代的多少悲酸往事。雄鸡一唱天下白,在扫除了一切乌烟瘴气之后,人们从晨光熹微的微明中嗅到了未来的希望。于是,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土地到户,一系列富民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短短几年,就解决了世代困扰的吃饭问题。伴随着进一步的政策搞活、对外开放,传统的“农本位”观念开始松动、软化,有人思量跑运输,有人从蜡、染、酱、醋等小作坊做起,还有人雄心勃勃地要办厂……多年过去了,不知不觉地都做成规模了。如今的甘溪镇街道,已是水泥地面,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政府、工商、公安、邮政、医院、工厂、学校、家电维修、粮油加工、特色饮食,一应俱全,且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特别是钟家坪电站的建成,湖水溯洄至甘溪,汪洋一片,成为甘溪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线。春日的甘溪,桃花竟艳,绿树婆娑,碧水青山,回清倒影。伫立湖畔巍巍长堤凭眺,万顷碧波水何澹澹、烟雨空濛。细雨纷纷时节,山朦胧、水朦胧,寒风拂面,杨柳依依。晴朗的午后,夕阳的笑靥长吻着湖面,波光粼粼。“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暮霭四合,小木船的桨儿欸乃欸乃地划破水面,悠然向暮色浓重的对岸驶去。
甘溪镇现有人口17000多人,虽以山区农业为主,但烟草、蚕桑、矿产、畜牧等副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镇里现有水泥厂、农业机械厂、皂素厂、选矿厂、砖厂等,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旬阳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盛产水果,其中最为驰名的桃、李、杏、柑、橘等10余种水果中,甘溪均有栽植,其中尤以樱桃、板栗、核桃、柿子、白沙桃和荷包杏最富盛名。甘溪镇的樱桃,颗粒饱满、晶莹圆润;板栗个儿大,果肉甜面,既可做水果又可入菜;核桃壳薄肉嫩,含油多、香味浓,小孩多吃补脑,老人多吃长寿,因此又称“长寿果”。白沙桃与荷包杏均比普通的桃、杏个儿大,且色鲜肉厚,味浓仁甜,食后满口余香,特别是白沙桃,每逢成熟季节,远望那躲在簇簇绿叶中的桃子,通体白色,桃尖一抹红点,煞是好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柿子,不管是田间地头,山山峁峁,随处可见柿子树倔强的身影。个儿大、完整的柿子用来做柿饼,余下的柿子可是酿酒的好原料。把柿子和拐枣拌在一起发酵,烤制出来得酒特别绵淳,回味悠长,是甘溪人待客的美酒。每当有客登门,主人定要先煮几个“荷包蛋”或一碗甜酒为客人解渴,然后呈上柿饼、核桃、板栗、花生等物为客人“闲淡嘴”。待主妇屋里屋外、灶前灶后忙定,凉菜、热菜都上了桌,且都是自家菜园所产,纯绿色无公害食品。其间主人奉酒,主妇劝酒,猜拳行令,其乐融融。 伴随着西康复线、小康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尧柏水泥有限公司的竣工投产,甘溪镇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峥嵘岁月万马奔腾,建设年代一日千里,甘溪人民正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绘制着未来生活的宏伟蓝图。相信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小镇将会更加繁荣兴盛,惠风过处,春满甘溪。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