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是唐代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的诗句。中秋圆月,月光澄澈。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本来,一年之中三五之夕有十二,可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佳节,人们尽情享受着阖家团圆的快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丰收季节的喜悦以及乐观向上的生命赞歌。这些美好境界凝合在最美的图形——“圆”里面,铸就了中秋节的文化个性。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中秋习俗的产生,大概与古老的哲学思想有关。古人曾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点:《大戴礼·曾子天圆》说:“天道之圆”,《易经》上说:“圆而神”。圆者,不仅被看作是“天道”,而且被认为是“运而不穷”的神力。于是人间的钱币几乎历代都被铸成外圆内方。北京的天坛是圆形建筑,与方形地坛相照应。对一般民众来说,“圆”不啻是一种万物如意的同义语,久而久之,人们对它的理解形成了心灵上的谐振,也迸发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文化认同感。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时,也希望人间圆满。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不是个人独好,而是周围的人都好。亲人团圆,家庭和睦,安享天伦,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民族心理。
月饼的出现,据说也是代表了人们期盼团圆的心愿。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记述:“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有其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圆满是人们希冀的生活目标,团圆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一种人伦境界,中秋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是一种生活中的理想。但事实上,却有很多人中秋夜无法和家人团聚,因此,古人经常抒发中秋节天各一方的忧愁。唐代张祜《题于越亭》中的“肠断中秋正月圆,夜来谁唱异乡歌”诗句、元代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中的反问:“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这种对离别的怨恨正是建立在月圆人也当圆的认识上的。宋代苏轼有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对“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则是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苏轼以精炼美好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
中秋之“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月是故乡明”是母体文化对血缘游子的自然引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祥和,像一个巨大的团圆磁场,温暖着海外游子们的心。“每逢佳节倍思亲”,炎黄子孙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在中秋这个充满亲情的节日里,也会共同心动,共同感应。“月圆家圆人圆团团圆圆,国和家和人和和气满堂。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团圆。”这是一位台湾朋友中秋节的手机短信。既然“圆”已经沁透到每个海内外华人的内心,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梦想——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必将会随着祖国的日益富强而实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