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陕北之地,眼中的世界从来没有这样好过:绿色的大地、并不干旱的庄稼、都市广场随处可见大妈族广场的舞蹈、乡间山地上忙碌的农人、高速路上明显增多的车辆、出租车司机的自豪、旅游族的明显增多,让人感叹,陕北变了!陕北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这绝不是夸赞故乡的应景之语,而是真实观感的自然流露。
外面的世界大变了,那么我这个在外的游子自身的世界在北行中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好不容易有机会出行,路过大学母校,但没有停下来在母校走走、转转,连多看几眼的时间都没有。这其实是少有这样的心力了,是母校在心目中的位置在一点点淡化。
曾经给我知识与精神滋养的母校怎么突然就在心中淡化了呢?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是自己世俗了?冷漠了?不再纯情了?还是随波逐流了?我连自己都感到好奇。30岁,我路过母校,我会伫立母校门前,深情地看几眼。40岁时,我会一个人偷偷地走进母校转一圈,然后会写一篇文章抒怀。50岁,我路过母校,我连认真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是我太忙了吧?其实忙只是一种托词,再忙,真要去看,几分钟时间能抽不开?看来,只能说明自己精神与情感的触角已经有所退化,母校在心中的位置已经有所冷落。
原来路过母校所在的城市,和现在路过想法是不一样的。30岁路过这座城市,那时或许对这座城市太熟悉了,也许刚刚成家兴业,也没有心思见当地的熟人、同学。40岁路过这座城市,恨不得要见到想见到每一位熟人、同学。那时若少见一位,心里总感觉有些不美气。50岁路过这座城市,想法却完全不一样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不想打扰别人,不想打扰更多的人。大家都忙,大家都已经形成各自的生活习惯,突然打扰别人总不太好吧。即便万不得已需要打扰个别人,总不能两手空空打扰别人吧,总不能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吧。
路过母校是如此,路过老家也有变化。往年出差路过老家,临走时,总是大包小包将车子塞了个满。这次路过,连一枚针、一根线也没有带。父母已经年迈,没有必要麻烦他们了。往年路过老家,总是麻烦母亲做一顿美食犒劳自己、犒劳同事。这次,不能麻烦母亲动手了。自己简单,父母也简单。但是,离开老家时有一个细节却让我心痛不已。以往,离开老家时,父母会送到坡下面。这次,父亲蹒跚的步履跟不上我的步履,我有意识放慢了三次脚步,但是父亲依然跟不上,后来父亲索性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我突然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
路过老家是如此,路过故乡所在的中心城市也和以往不同。以往,以见更多的同学、亲戚、熟人为乐,以多赶赴几场酒局为乐。50岁的今天,变了,同学,一个也没有心思见了,心想:频繁打扰别人就要多寻找自己做人是否有缺陷了。亲戚、熟人也没有心思打扰了,是啊,天气如此炎热,打扰谁家都不方便,都未必合适。但是,该打扰的则必须打扰,哪怕拖着不舒服的身体也要带上最滚烫最真诚的心去打扰。有一位亲戚32年没有见面,见面后我感受到亲戚的激动和喜悦。我的恩师苗老师退居二线了,我不能不打扰。人在台上时,咱未必需要和别人一样凑热闹。人不在台上时,我应该第一个去用我的心去看望老师。做人的喜好和感动应该体现在和世俗不一样的举动中。
出行的方式有变化,出行的尴尬却随处可见。每到一处,总会遇到这样的提问:你现在是啥级别?你现在稿费多吗?每每遇到这样的提问,我都以合适的方式应对,都淡然一笑。关心总是好事情,即便自己尴尬,但不能因此冷落了别人的心。
50岁的出行,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自我,也越来越尴尬:别人都向唯物的方向活,自己往往却向唯心的方向活。你不尴尬是不可能的。要见面的人总是不够已见面的人的十分之一。事后有人知道埋怨起自己来,那种尴尬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出行,会面临会经历不同的变化。有变化才是正常的真实的人生滋味。没有了变化,这人生也恰恰就未必真实了。不过,咀嚼这些变化,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矫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轴,尽可能让每次出行有更多的收获和启示。因为,有些变化是积极的、合理的,而有些变化则未必就是需要发扬的,如与年龄有关的激情消减、好奇消减、身心懒散等,理性审视,不断自省,及时调整,这样的出行才是有意义的出行,才是健康人生的应有组成部分。
是的,我自身的变化必须赶上外在世界的变化,否则,变化了的陕北就将我这个在外的游子遗弃了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