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要到了,看着超市种类繁多的豆瓣酱,忽然间想起了家乡的豆瓣酱。每到这个季节,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一缸豆瓣酱,这时农家的院子里总会飘起丝丝烟雾,那是一种混合着豆香和柴草的味道,也正是那味道总让馋嘴的孩子流连忘返。
记忆最深的是母亲把做酱用的黄豆放到锅里炒至八分熟,出锅的时候在锅底留下几捧多炒一会儿,炒得豆子伸着腰挣破皮儿并通身长出黑色斑点,铲出来给我装满一小兜,我就高兴地到当街和小伙伴们一边弹珠子一边嚼炒黄豆。
过个把小时回家,发现母亲把炒熟的黄豆做成豆瓣了。豆瓣是用家里的小石磨磨成的,做这个工作的大部分是母亲,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新鲜,也要帮母亲摇一摇石磨。但不一会儿就烦了腻了,很枯燥,借口跑开了。母亲便在那棵老桑树底下,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摇着石磨,一把又一把,不厌其烦地把那些豆子磨成均匀的豆瓣。似乎不知道疲倦,也不知道枯燥,只是一点一点地磨啊磨。
豆瓣磨好后,父亲在大锅中加满清水,把豆瓣放进去,然后灶膛里加大火煮开,煮开后改由母亲烧火,因为这时要小火慢慢地熬,还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粘锅。熬煮几小时后,豆瓣都煮熟烂透了,就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了。
然后,把熬制好的豆瓣汤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洗刷干净的大缸里,将提前发酵好的“酱引子”碾碎也放进去。所谓“酱引子”,就是玉米面、麦麸等杂面用开水和面,做成窝头状,上锅蒸熟后,自然发酵。豆瓣汤与“酱引子”在缸里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同时加水、盐,掌握好黏稠度和咸淡味。
这一切做好后,进入“发酱”阶段。大缸缸口蒙一层纱布,防止飞虫等物掉进去,晚上或下雨天用一个特制的芦苇编成的大斗笠罩在缸上。这个时候每天都要进行搅拌,让豆瓣酱上下发酵均匀。
经过半个月的发酵,酱就做好了。从菜园薅一把小葱,或是我们从野地里挖来荠菜、羊犄角等野菜,蘸上香浓的豆瓣酱,嚼在嘴里清香爽口,回味绵长,令人百吃不厌。
最爱吃家乡的豆瓣酱,那香味似乎甜透了我的心,不论市场上的豆瓣酱包装有多么的精美、味道有多么的纯正,我却依然想念家中母亲做的豆瓣酱。立夏快要到了,母亲是不是又开始忙碌了呢?在遥远的他乡,忽然间想起了家乡那香香的豆瓣酱,想起了母亲和家乡父老在院子里欢乐的声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