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笔名垄耘。现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任榆林市文联主席、榆林市作协主席、黄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三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万字、文学作品90余万字。
一个小山村,一个在陕西省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村,却很是出名,出名在它让一代伟人写出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还出名在它诞育了四位省委书记,八位副省级干部,二十八位地师级干部,一百多位县处级以上的干部。
村子很小,就窝在群山环抱中,但水脉很旺,站在村顶,东面可望见滔滔一泻的黄河,西面可见婉延曲转的无定河,两河环绕,群山团抱。传说一风水先生路过,断言袁家沟要出三斗三升菜籽官——村子中央横卧一座南北走向的山梁,分隔村子而成东沟西沟。沟口各流出一股清泉,四季不竭,汪汪成溪。当地人顺口成诀,“袁家沟,沟对沟,两条小溪当沟流,四百人口住两头”。懂风水的人又说,梁为龙头,两股泉即龙的两只眼睛。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走进这个小山村,当晚,一场大雪飘然而至。这个湖南俊杰被“北国风光”震撼了。2月7日,农历正月十五,他走出窑洞,登上村顶,极望“万里雪飘”“千里冰封”,伟人的眼光穿越群山看到了“长城内外”,伟人的目力洞穿历史看到了“秦皇汉武”……一代政治家的气度,一代军事家的韬略,让这个天才诗人诗兴大发,一首豪迈雄浑气度无量的《沁园春·雪》就在这个小山村的山梁上酝育成熟了。
这首词真正出笼是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应民主人士柳亚子之索而重抄给他,而后被重庆的报纸刊出。整个山城被这首词惊得慌作一团,蒋介石不甘示弱,动员了一帮文人写词,想压过毛泽东,然而一切皆为徒劳,不管是气量上、词藻上,连同书法上,毛泽东堪称绝代。
这首词能成于这个小山村,并非偶然。毛泽东出生在湖南,之前也曾去过北京等北方城市,但设身处地于一个山村,亲自感受大雪纷飞的“北国风光”在袁家沟是第一次。奔腾一泻黄河的“千里冰封”“顿失滔滔”,连绵纵横的群峰“山舞银蛇”“原驰蜡像”,都让他心旌摇荡。他敞开胸怀,雄视千古,让那么多历史人物尽奔眼底,逐一评说。伟人就是伟人,尽管他踞于一个普通小山村,但他的胸襟是整个天下,他的眼光是上下五千年!
这个小山村,是他诗意的出发点,他在这里认识了塞北风光;这个小山村,也是他军事的出发点,他要渡过黄河,奔赴山西东征;这个小山村,也是他落脚陕北开始十三年革命最终解放全中国的起始点。
袁家沟的历史,因此开始重新翻页。
在此之前,明朝末年,村人白行顺,曾做过都御史。御史重文,袁家沟人尊崇先祖,开始热衷于创办私塾,出过不少读书人,但也只是识文断字,照门记帐。
毛泽东走进袁家沟,住了半月有余,走时带走了白如冰、白栋才和白治民,这三个人后来都当了省委书记。再后来的白恩培,当过云南省委书记,就出生在写《沁园春·雪》的窑洞里。
革命,是这个村的转折点。村子虽小,革命却在这个村子里燃烧得很早,白家是火种,毛泽东选择这个村,也是因为知道白家先辈有革命的觉悟,知道这个村与革命有许多源缘。
知识,是这个村的基垫。自清朝开始,这个村就没断过私塾,清涧县志载:斯文佳气袁家沟。私塾虽小,但那是文化的起始地,私塾里的课本虽然是传统的内容,但文字是汉语,它和革命内容里的文字都是相通的。只要有了文字水平,它的阅读就可以任意驰骋。四个姓白的省委书记都在村里的私塾坐过硬板凳,后来被家长送到城里的高小读书,再后来走出家乡……
陕北,有无数个袁家沟这样的小山村,袁家沟是最出类拔萃者。正所谓:村不在低,有水则灵;村不在高,有梁则兴;村不在深,有变则通;村不在大,有人则名!
数风流人物,还数袁家沟!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