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这天,全国各地几乎都有食腊八粥的习俗
□孙立新
腊八这天,关中各地都吃腊八粥,但因为粮食作物等差异而形成了各地用料不同的特点。粗略统计,在关中,腊八粥或腊八饭的品种有二三十种:西安、户县、周至、兴平、咸阳等地以大颗粒的玉米糁为主,加以适量黄豆及其他豆类,蔬菜中必须有胡萝卜(俗称为“腊八萝卜”)。长武的腊八粥,或用黑黏米和大枣,或用黏米、麦仁、高粱米、玉米,配以肉丁、豆腐、黄花和臊子汤,或用糯米、花生、豆子等煮成硬粥,之后再配以青红丝、核桃仁和白糖、烧酒。陇县等地以小米、大豆为主,伴以豆腐、白菜、萝卜、臊子等;也有以荞面为皮、肉菜为馅包成圆形面食“雀儿头”与米同煮,意思是将麻雀消食干净。凤县的腊八粥是以麻食、碎糊面、饺子为主,配上黄豆、大米、大糁子,以象征丰收。凤翔人的腊八早饭则是用小米或大米做成粥,然后再加进红豆、核桃、元肉、杏仁等。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不少地方都讲究以八味粮菜煮粥来照应“八”字,如泾阳的腊八粥里就有小面片、小米、糁子、大米、小豆、大豆、粉条、豆芽共八样。如果以大颗玉米粒为主料煮粥,一般都在初七夜里就开始用文火煮了,要熬一整夜呢。
腊八早饭讲究一定要吃得早,天不亮就要吃。吃饭前,先请祖先和家宅六神享用,还要给禽畜、树木“吃”,如在果树上砍小口以腊八粥浇之;宝鸡一带,人们还给门、磨子、碌碡、碾子等“吃”腊八粥。凤翔民谚云:“天吃腊八,风调雨顺;地吃腊八,五谷丰登。”关中俗信讲究把腊八粥一直吃到正月,取“五谷丰登,连年有余”之意。有户县民谣为证:“腊八粥,吃不足;腊八面,吃不断。”
在腊八节这天,很多地方还特别讲究邻里之间互相赠送腊八粥,有的表达感激,也有的通过赠送化解和消除一年来的不愉快,于是,家家的腊八粥也就成为具有团结意义的“百家饭”了。从这一点看,腊八粥成为了增近感情、和谐邻里关系的“纽带”。显然,这种互赠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腊八期间,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灶都给职工提供腊八粥,以顺应民俗。
过了腊八,年节的气氛渐渐浓烈,“腊鼓鸣,春草生。”腊八过后,渐渐地昼长夜短,关中民谚云:“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另外,过去还有“过了腊八糊涂了”的说法,意思是说,过了腊八以后,人们在“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即春节)”思想的驱使下而无限度、无节制地花钱,往往是春节后不久就会感到手头紧张。关中俗信认为,腊八以前出生的人,其虚龄要比腊八以后出生的多一岁。因此,不少关中人以能够在腊八之前、哪怕是腊八当天出生为荣耀。
作者:孙立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