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棕色大熊猫“丹丹”的发现,是大熊猫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到了大古坪村,就得拜访吕国友。对于每个关心大熊猫的人来说,他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吕国友年逾五十,中等身材,精瘦有神,在当地很有名气。 他爱大熊猫,自发承担起护林防火、保护大熊猫的职责,曾获全国“保护大熊猫先进个人”称号,被大家称为“编外正县级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而成功抢救世界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更成为他一生的传奇。 吕国友回忆说,1985年3月28日上午,浓雾笼罩着东河河谷,他和几个村民一起巡逻,防止有人烧荒种地。中午十二点左右,他们走到悬马沟口,坐下来休息,突然听到“哗啦——哗啦——”的声响。竹林不停晃动,好像有人拖竹子。 吕国友猫着腰,悄悄靠近,拨开林丛,眼前的景象使他傻了眼:一只奇异的大熊猫,不停地用爪子拍打竹叶,显得烦躁不安。 这只大熊猫和别的大熊猫不一样,本应是黑色的部位却是棕色的。吕国友捡了根树枝,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它的屁股。它看了他一眼,没有动弹。过了会儿,它蹒跚着往前走了十几步,又躺在地上,挣扎打滚,很痛苦的样子。老吕大喊:“这里有一只病熊猫——” 当时,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在佛坪考察大熊猫,刚带着学生从三官庙回来。老吕便向潘文石说了发现熊猫的事。 潘文石一行飞奔过农田,顺着陡坡下到河边,看见了这只惊恐万状的大熊猫。它躺在地上,气息奄奄。 潘文石发现,它的颜色与以往见到的毛色黑白分明的大熊猫不同。以为它身上黏着泥土,可仔细一瞅,身上干净,浅棕色的不是泥土,是毛的本色。潘文石拿出相机,一连拍了几十张。 学生们把它团团围住,一位男同学伸手抓它毛茸茸的耳朵,它大声号叫,用前爪回击。它喘着粗气,步履艰难地向山上走了四十多米,钻进一簇灌木丛,试图爬过一块尺把高的岩石,几经努力还是失败了。它绝望地转过身,无力地坐在地上,慌乱地盯着人们。 潘文石追赶上去,在距其五六米处坐下来,仔细端详:这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大熊猫,具有短促的颜面部。只是大熊猫家族特有的“墨镜”中间忽闪着一对珠子般的棕色眼睛,类似家猫的鼻垫、嘴唇皮肤也呈棕色。 等它稍稍放松,潘文石采来一把嫩竹,递到嘴边。它先是用前肢把竹子推开,接着把头深深埋在两个前肢中间,再把脊背高高弓起来:这是熊猫害怕或生气时的典型样子。更加细致的观察使他惊奇不已:这只熊猫身上没有一点黑毛,前后肢、肩胛与耳朵、眼睛的颜色一样,都是浅棕色。 潘文石是1985年3月到秦岭南坡调查大熊猫的,刚来佛坪就有这么大的发现。他激动得浑身颤抖,立刻意识到,这绝对是只稀世珍宝。 寂静的大古坪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赶来,围着它议论纷纷。 它异常惊惧,却没有力气逃走,只好趴在地上,头无力地枕着前腿,发出轻轻的哼叫声。 日衔西山,黄昏罩住大古坪。它瑟缩发抖,不停地“哼哼”,病情相当严重:走路不稳,饿得瘦骨嶙峋,却不吃竹子;间歇性颤抖,夹杂着抽搐。 那时人们对大熊猫的疾病所知不多,手头又没有适宜的药物。山里的夜很凉,村里小伙子捡来干柴,点燃篝火,为它取暖。大家轮流守护,防范狗群、野兽侵害,定时记录呼吸、脉搏。 他们用脸盆冲来葡萄糖和奶粉,送到它面前,它一盆接一盆打翻。人们越殷勤,它的警惕性越高,愈发显得恐惧不安。 潘文石让大家撤到离它尽量远的地方,只留下两位学生慢慢接近,相距一米多远与其轻声细语“谈话”。他们把细竹竿一端劈开个缝隙,将一块剥去包装纸的水果糖夹在中间,轻轻送到它嘴边。 他们的努力见了效,它终于津津有味地吃起水果糖。他们又取来一把大饭勺,将溶化的葡萄糖水送过去。它温顺而聪明,数次学习,便能用前掌熟练地抓住饭勺,将牛奶、糖水和鸡汤喝下去。熊猫吃东西了,他们紧悬的心放松了些,可它仍不吃竹子。 他们从其取食过的竹子残株粪便里找到了病因和疗治方法。第二天清晨,他们追寻它的活动痕迹,找到取食过的竹子残株粪便,发现了蛛丝马迹:健康的大熊猫觅食,总是选择上一年生的嫩竹叶,它是新老竹子一起吃,不加选择地咬断各种年龄的竹茎,有些竹子咬断后也不吃;健康大熊猫的粪便,总是被大量的肠黏液包裹成团,它粪便中的竹叶却散乱摊在地上,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和未经消化的竹叶。 潘文石用显微镜检查粪便,发现里面有大量的蛔虫卵。这些家伙正在消耗它的营养,使它变得虚弱瘫软。 有了用竹竿喂糖吃的经验,他们如法炮制,每隔三小时,把两粒土霉素夹在竹竿缝中送到它嘴里,以此控制肠炎的加剧。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