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寺丞知洛南 宋·司马光 太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注: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著名史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神宗时任翰林学士,主编《资治通鉴》。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送周寺丞来洛任知县时所作。诗中指出洛南为秦楚相交之地,惋惜到洛任此职不足以当其才。 徐霞客游记(节选) 明·徐霞客 初四日……溯(华阳)川东行十里,南登秦岭,为华阴、洛南界。上下共五里,又十里为黄螺铺(今黄龙铺——编者注)。循溪东南下三十里,抵杨氏城。 初五日行二十里,出石门,山始开。又七里,折而东南,入隔凡峪;西南二十里,即洛南县峪。东南三里,越岭行峪中。十里,出山,则洛水自西而东,即河南所渡之上流也(作者于二月由嵩山西来时曾在洛阳附近渡过一次洛水)。渡洛复上岭,日田家原。五里,下岭中,有水自南来入洛。溯之八十五里,为景村,山复开,始见稻畦。过此仍溯流入南峪。南行五里,至草树沟。山空日暮,借宿山家。自岳庙至木杯,俱西南行,过华阳川则东南矣。华阳而南,溪渐大,山渐开,然对面之峰峥峥也。下秦岭,至杨氏城,两崖互开互合,一时互见,不比木杯峪中,两岸壁立,有回曲无开合也。 初六日越岭两重,凡二十五里,饭坞底岔。其西行道,即向洛南者。又东南十里,入商州界,去洛南七十余里矣,又二十五里,上苍龙岭,蜿蜒行岭上,两溪屈曲夹之。五里,下岭,两溪适合,随溪行老君峪中,十里,暮雨忽至,投宿于峪口。 注:徐霞客,江阴(今江苏)人,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播谷岭 清·王之球 播谷山中布谷声,传来播谷最分明。 和云覆种村农力,誓日除蝻长吏情。 百岁讴思山未老,寸心旋转劫全轻。 星轺一片勤民迹,荒岭千秋纪盛名。 注:王之球,洛南县人。著有《谨山堂集》。诗中通过诗人在播谷岭上闻得布谷鸟声,追忆道光末年县令陈作枢驱蝗护禾的事迹,讴歌抒怀。 枯松林(三首选一) 清·王之球 恨是前冬烈火烧,青青一旦变枯焦。 灵根终有灵枝秀,傍涧亭亭别长苗。 注:这首诗歌颂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纵火烧山者的憎恶。 路家街驿亭(二首) 清·狄 敬 (一) 木柴作屋土为垣,乍可安身是国恩。 莫忘经营民力在,嗔他陋室不容轩。 (二) 百里无邻一驿亭,孤衾永夜梦难成。 山鸡不报人间晓,啼断猿声是五更。 注:狄敬,清代江南(今江苏、安徽一带)人。曾任潼关道兵备副使。此诗系作者住宿在路家街驿亭所写。诗中既有对民众生活的苦叹,也有对山中荒凉之感慨。 捕鱼叹 清·李嗣丛 捕鱼捕鱼洛之浒,三三两两相偶伍。 缚木为筏涉中流,倚崖傍石挂网罟。 裸形入水穷深渊,短泽敲冰相叫语。 穴窟幽潜不可得,收取丝纶趋前渚。 出水寒颤冻欲僵,口噤目呆体如木。 烘燎不敢近火边,惟恐寒气逼入腹。 我嗟渔人何太愚,微利捐躯狠逐鹿? 渔者群鸣不得已,公役促督纷相逐。 丙穴美味何人传,致使上官征泽澳。 方丈不盈一器鲜,几人皴裂七尺肤。 曾晰羊枣屈到芰,识者犹为盛德庇。 君不见月支白葡萄,安南生荔枝, 汉臣塞外老风霜,几多走马死江湄? 方物随地各有美,上人嗜好不可私。 我今见此徒欷歔,洛人胡传洛有鱼? 注:李嗣丛,洛南人,贡生。这首诗写渔人寒风中在洛河入水捕鱼的痛苦,谴责长官为了一己嗜好,驱民入水的铁石心肠及公役为虎作伥的可恶。 文庙松 清·张 琛 只觉秦皇陋,大夫岂尽封? 分明光日月,宁但傲秋冬。 初旭更苍翠,晚霞带淡浓。 风来笙鹤韵,宫庙自雍雍。 注:张琛,洛南人。官至山东即墨知县。诗中称颂洛南文庙中松树之气节和精神。 登书堂山 清·张 琛 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 但觉书声度,更无人迹行。 苔眠白鹿伏,雪映绛桃生。 寻入碧云路,不知秦晋名。 注:全诗写书堂山的气象景色。书堂山又名“云蒙山”,系秦岭支脉,位于洛南城北30里处。据《雍胜略》记载:书堂山后有二洞。一日,有一猎人逐鹿至洞前,听到洞中仙乐阵阵,夹有琅琅书声,猎人意在猎鹿,无暇顾及,又见另一洞桃花盛开,因时值寒冬大雪,而桃红似锦,烂漫如春,殊属奇异,以刀刻桃树为记。次日往寻其处,满山树木皆有刀痕,读书之洞亦无从得知,遂名其山为“书堂山”。 灵泉观 清·朱士琦 劫火灭灵观,残碑尚志名。 参天柏千古,映地石泉莹。 树挂秦川雨,苔生汉苑英。 荒凉今莫溯,独眺意纵横。 注:灵泉观是洛南名胜之一,历经兵燹破坏,仅存残碑和古柏。 雨夜宿柏峪寺 清·朱士琦 遥望烟岚锁翠岭,洛流曲处见丛林。 草深荒径迷行屐,雨间疏钟隔梵音。 野兴向僧分半榻,幽怀无侣共长吟。 尘劳不解拈花笑,空对禅灯五夜心。 注:柏峪寺是洛南名寺,此诗主要写雨夜寺中景色。 秋日登书堂山 清·李 灿 东方即未白,寒露正横秋。 云水回前古,乾坤付一丘。 孤山疏野木,群雁下沧州。 望望书堂近,赤松可与游。 注:李灿,清代洛南县令。赤松指赤松子,古代神话中仙人,相传为神农雨师。世传他曾到书堂山一游。《汉书·张良传》中有:“愿弃人间事,从赤松游耳。”诗中所写秋日清晨登书堂山看到的景色。 玉虚洞 清·李 楷 嵚崎碧岫白云隈,洞里神工信异哉。 喷气迷空惊雨集,奔雷飞火有龙来。 何年丹鼎烟犹澹,此日瑶田手自栽。 仙简霞文钟乳嫩,中天又见化人台。 注:李楷,清代洛南人,贡生。玉虚洞,为洛南名胜之一,在洛南花庙乡境内,为一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内既有形象肖物的钟乳石,又有形状各异的钟乳笋,高不见顶,深不见底。明县令洪其道题为“玉虚洞”,遂以为名。这首诗即写洞内景色。 过强玄扈先生故居 清·史 录 故社门墙在,频年罢杖藜。 苔荒问字履,篱废种花蹊。 野色孤村澹,寒烟雪径迷。 悲风吹日暮,梁木总含凄。 注:史录,洛南人,贡生。 村居杂感(五首) 清·李果珍 (一) 夹岸桃花水曲曲,孤村深处避秦居。 山川浑是周封壤,文物还同汉轨书。 篱落桑阴鸡犬静,田园云景往来虚。 凄凉一火咸阳后,复道楼阁总是虚。 (二) 蜗庐不碍楼居新,卜筑诛茅手自亲。 百尺空怀仙府丽,一枝堪称漆园贫。 劫灭警报秦宫炬,破甑应怜范子尘。 只有故巢春燕侣,年年细雨绕村蓁。 (三) 飘零乱后转浮萍,白石清泉谁主盟。 豺虎纵横浑未厌,鹤猿哀怨漫同清。 高林自度莺声滑,虚牖凭将蛛网萦。 仄径短垣芜灭久,十年回首泪频倾。 (四) 曲水山头水湿匀,卜居十世长儿孙。 插篱从远廛(温)气,结社偏饶诗礼存。 细浪浮沉鳞静跃,回峰宛转鸟闲翻。 樵人罟子往来处,幽事何如老树村。 (五) 小松松下结茅团,欲倚茶峰锦作峦。 低案回前陪远岫,斜坡侧落激晴澜。 当门短树成林老,入座清涛薄暮寒。 策杖几回登眺处,晚烟层出白云干。 注:李果珍,清代洛南人,曾出任江西赣州知府。全组诗写作者卜筑诛茅,穷居自若于山中孤村时的见闻和感受。感慨天下兵戈不息,民怨载道景象,表达自己远离闹市,怡然自得于山水之乐的志向。 灵泉观 清·赵云龙 旧观何年始,灵泉此得名。 瀑喷珠粒碎,光湛石盂莹。 断碣眠青藓,颓垣衬绿英。 独余千丈柏,犹自插天横。 灵泉观已没,胜迹千秋名。 地涌金波溅,风翻翠柏莹。 玄宫空断壁,芳草自新英。 指顾河山旧,寒烟一带横。 注:赵云龙,洛南县人,曾出任阜平县知县。灵泉观,古为洛南县名胜,因泉而得名。今泉水仍喷涌不绝,诗中所写即灵泉景象。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