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看出了一点石趣 坐出了几分禅意 论出了一番剑语
金庸先生登华山论剑之后,一时间华山文化、华山精神覆盖了八百里秦川,覆盖了华夏神州,覆盖了五湖四海。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也因此诞生了一个誉满全球华人圈的著名品牌——华山论剑。华山人因此而对平凹先生登华山的期盼强烈进级。冥冥之中,平凹先生登山的心愿也列入兑现日程。 平凹先生登华山对他自己来讲算是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而对华山人来讲则更是一个多年未了的期盼。
有位驴友朋友对我讲,去年四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平凹先生驱车山下,沿一条小河顺流而上,踩石戏水,不亦乐乎。在一视线开阔处,举目凝视天下巨石良久,看得了一点石趣便欣然而归。
到了五月,同样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平凹先生欲登华山,途径山下道教圣地玉泉院时便心有所动,情有所寄,久久不愿离开,席地静坐数小时而一言未发,自觉坐得了几分禅意又欣然而归。
六月时节,还是一个云清气爽的日子,平凹先生从华山火车站徒步华山脚下,从山下盘道而上,见水乐水,见石乐石,见花乐花,见草乐草。这一乐,便乐去了数小时。乐之极,委实不愿释目移步,一直徘徊在山口附近。朋友再三相催,终归无效。还引出了平凹先生一番论剑之语。什么福不可享极,乐而不可穷极。想象之美是审美的最高境界等等,之后又欣然而归。
平凹先生登华山,固然看出了一点石趣,坐出了几分禅意,论出了一番剑语。但在华山人看来,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登山绝顶,心愿才算全了。我对此情愿持另外一种看法。从文化体验的意义上来讲,平凹先生登华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说句笑话,如果平凹先生确有恐高而有意在隐私的话,绝顶体验倒也不必了。绝顶之后的文化体验让热心关注平凹先生的朋友放飞想象去吧。这样的话,倒会引起全社会对华山更加广泛的文化解读,也更有利于华山文化的丰富与传播。所以,我愿以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也希望华山人也能以这样的结果感到慰藉。
平凹先生登华山的心愿已了,华山人的期盼已达,但愿谁都不要留下丝丝遗憾。
徐明正于龙年孟春
作者:徐明正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