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论唐以前武关的地理位置 侯甬坚 (一)历代行军路线证明武关一直在今地 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90里处,恰当武关河畔,西界公路(西安至河南西峡县界牌)旁。自唐代以来,武关即在今武关位置上,已成为公论。关于唐代以前武关的地理位置,学术界尚有三种看法:(1)一直在今地;(2)一直在河南淅川县丹江岸边的荆紫关附近;(3)三国以前在荆紫关西,六朝时迁至今丹凤县的竹林关。本文从丹江流域交通史和地理形势方面考虑,认为第一种看法可取。 西界公路大致是在历史上丹江通道的陆路基础上建成的。这条交通线起自咸阳或西安,向东通往南阳盆地,随枣走廊及江汉平原等广大地区,在历史上曾体现各种社会功用,战国汉唐及明代后期,与东出潼关的大道具有相同的地位。武关作为扼守这条交通线的一处要隘,亦随之闻名天下。 武关的历史可以上溯劐战国时代,它是秦楚两国相互抗衡的产物。《史记》卷6裴骃《集解》引应劭的话:“武关,秦南关,通南阳”,秦国军队和使臣曾多次从这里通过去楚国或楚的属国。秦国向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东南和南面,除攻击他国之外,还须防备他国的攻击,所以“秦负阻于二关”,东面的函谷关和南面的武关一向受秦国重视。 依据文献资料,武关的大致方位可以确定。《水经注·丹水篇》说:“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商鞅食邑(商邑),秦汉旧县,故址在今丹凤县西五里的古城岭。《史记》卷4《解集》引文颖的话:“武关在淅西百七十里弘农界”,淅也是秦汉旧县,西汉时属弘农郡,城址业已发现,在西峡县城关的莲花。丹凤县地处丹江上游商县——丹凤盆地的东端,唐以前武关的位置就应该在商——丹盆地与西峡县之间的交通道路沿线。 今西峡县西至武关河畔武关的直线距离为176.8里,两者间的公路里程为232里,古今里程的计算常有差异,文颖所说同今武关位置还是相差仿佛。然而文献资料中也有相互出入的记载。《括地志》商洛县至武关九十里,盛弘之《荆州记》却说:“武关西北百二十里有商城”,唐商洛县即北魏商县,两说明显不合。依据文献资料所记里数来确定古地名,出入在所难免,欲求准确的位置,自当通过其它途径加以探讨和印证。 自丹江通道开辟以来,不必绕道中原,就能直接沟通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之间的联系,成为这条交通线的一大优势。丹江通道的政治军事性功用,在春秋时期已很明显,以后一直被视为天下大厄道出兵捷径。武关既然属于丹江通道沿线,通过对古代多次利用丹江通道进兵的历史资料的分析,以路求关,可以确定武关的地理位置。 春秋至战国早期秦国都于雍城(凤翔县南),同晋国、楚国有许多交往。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秋,秦晋代表郡。郡是秦楚边界上楚的属国,当时楚国斗克、屈御寇率申息两国军队驻守商密(郡国境,今淅川县丹、淅二水间)。秦军顺丹江通道而下,绕过楚国边境上的重要据点淅邑,隐蔽地沿着淅河(古淅水)下行约40多公里,逼近商密,郡人误以为秦军已取淅邑,遂惧而降秦。秦军此次军事行动说明,淅邑是丹江通道上秦楚之间的一处要地。 战国时期秦楚两国都利用丹江交通线作为攻击对方的孔道。前351年秦孝公在商丹盆地东端筑起商塞,十年后又封卫鞅为商君,领於商十五邑,这期间又把边关从商塞推到武关(详后),此后武关就成为秦楚边界上的重要关隘。前312年秦军打败楚师于丹阳之后,汉中地沦于秦国,楚怀王随即倾全国之兵进攻秦国,一度占领整个丹江流域,越过秦岭山脊,打到蓝田,终被秦军击败。前299年楚怀王应约访问秦国,进了武关后,被秦国扣留。楚国另立新君,秦军便于此年发兵出武关攻楚,攻取楚国淅邑等十五城。很明显,武关出现之后,连同蓝田、商邑、淅邑皆为丹江通道上的城邑要口,南阳盆地的宛城则为交通线的终端。 秦汉之际,刘邦率兵数万到达南阳盆地,西进至丹水县时,高武侯戚鳃,襄侯王陵举众投诚。大军又回攻东南的湖阳县,途遇吴芮部将梅钥,遂合兵攻析县(即析邑)、郦县(属南阳君),二县俱降,然后向西突袭武关成功,便与秦军战于蓝田。此次行军仍然是从析县向西,经武关、蓝田、到达关中的。 西汉末,丹江下游析县的邓晔、于匡在南乡起兵,响应各地农民起义,说服析县地方官率军降汉,攻下析县、丹水二县,又进攻武关,收降武关都尉朱萌,随后又开关迎接始帝遣来的申屠建、李松部队。此时的武关归析县管辖,当邓晔、于匡起兵时,析宰统率数千士兵正驻守邬亭,以拱卫武关。邬亭位于析县西去武关的道路上,视其形势,当建在今西峡县西坪镇或商南县富水镇那样的河川平地。从丹水县顺淅河两岸到析县,再经邬亭、武关等地到达关中,便是邓晔、于匡部队的行军路线。 这条行军路线亦为桓温北伐的经过所证实。桓温率兵伐秦,水军自襄阳出发,逆汉水,入均口(今丹江口),至南乡,步兵自淅川进兵征讨。此处的淅川并非丹江与淅河会合口以上的淅川盆地(旧淅川县所在),而是指淅河两岸的平川之地,是由南乡顺淅河两岸北至析县,在西入武关攻上洛(今商县)等地。此外,东西魏对立时,西魏曾派独孤信、李弼率军收复荆州(今邓县),独孤信等先出武关,然后同已西进至析阳郡(治析县)的东魏军队交战得手,收回失地,亦可为证。 总而言之,唐以前丹江通道在蓝田至商县间逾越秦岭,穿过商丹盆地,朝东偏南的方向经商南县及西峡、内乡县,伸进南阳盆地。《隋书》卷30《地理志》在上洛郡商洛县条下记作“有关官”,此关无疑即武关,因为武关必在这条交通线上。唐人王启在《武关赋》里极道关隘形势之险要,并回顾战国历史,说“想其六国连谋,关防日修,则斯地也”,也说明唐以前武关一直在今地。《元和郡县图志》商州卷已佚,否则还会从中得到一些材料。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