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作品首页 | 西安作品 | 宝鸡作品 | 咸阳作品 | 铜川作品 | 渭南作品 | 延安作品 | 榆林作品 | 汉中作品 | 安康作品 | 商洛作品 | 杨凌作品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丹凤县艺术作品大全 > 正文

丹凤县白话文作品(6)

 2012-8-30 17:17:27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失败了,不泄气,从头再来
    不能设想刘西有他们向大自然的进攻能够十分顺利,万无一失。他们遇到很多困难,遭遇过不止一次的失败。但是刘西有抱定一条:失败了,不泄气,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能够改善群众生活的事情他便坚决去干,刀山他也敢闯!
    1957年冬天,康沟群众在沟里修了一道顺河的石坝,准备淤一部分土地。邻近的东坪农业社有个老农赵云山懂得治沟垒坝,他找到刘西有说:“康沟那堰垒瞎了,沟里修顺河坝,水挡不住,会漏下去,地淤不住,要从横里闸沟,修起一道道拦河坝才行。”西有马上带了社里有经验的老农王思启,重新察看地形,重新发动群众在康沟下面垒了六道石坝。1958年春天,山上连发四次文水,大水把这些石坝以及其它生产队修的13项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全部冲垮了。不少石板地上薄薄的土层被水冲掉,只剩下光石皮。西有伤心极了,气得在床上躺了一天。他觉得自己没有本领,想关龙没关住,反叫人家一尾巴扫了个稀烂,白白浪费许多劳力。很快,他又想到100多户人家如今都用眼睛瞅着他,不能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啊!他重新坚定起来,赶紧领导社员先往石板地上运土,连着三次抢栽红薯。麦收时地委检查团来到马炉,地委农工部的一位部长看了这些冲垮的石埂石坝,对西有说:“治山要先治坡后治沟,治沟要先修支沟后开干沟。闸康沟的石坝从上面修起,就不容易被水冲垮。”西有这才明白:过去治沟没有摸到门道,怪不得治瞎了。他马上接受了意见,组织了20几个劳力,由西山带队,在康沟上面垒了13道石垒。算起来,这已是第三回治理康沟了。
    1959年秋后,马炉大队党支部决定彻底治理康沟。大队经过仔细的勘察和设计,预定要在康沟闸48道石坝。天寒地冻,下起一场大雪。社员们在冰天雪地中凿岩开山,垒起石坝,劳动十分艰苦。大队把所有垒坝的能手集中起来,党支部把所有党员调到康沟来,无论放炮、抬石头、垒坝、做饭各方面都有党员带头。刘西有这时正生着严重的胃病,专区医院和县卫生院都要留他住院治疗,他一想到康沟的工程,心急火燎。哪里能安下心来,他抓了几付药,踩着一尺多深的积雪直奔康沟。到了工地,他二话没说,动手就和社员一起垒坝。他很快便发现工程的质量不高,有人图省事,把不结实的沙石垒在下边,坡度也不符合要求。他和负责修坝的刘锡富商量以后,召集大家讲话,他讲到开沟垒坝是百年大计,是给咱子子孙孙干的基业,一定要讲究质量;他又讲到沟闸好以后能淤30来亩地,多打好几千斤粮食,康沟队的社员翻了身,全大队也增加收入;最后他要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工程的质量保住。社员们看到西有那蜡黄的脸,非常感动,好多人都说:“你的病这么深沉还惦记着工程,强自挣扎着来,咱们一定多用心思,保险修得叫你满意。”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总共有二里多长的48道石坝全部修起。1960年春点包谷,收了4000来斤。
    现在,我们来到康沟,只见一道一道的石坝,小的一二丈,大的有几十丈长,顺着康沟延伸上去。从山下往上望去,宛似一道道白玉阶梯围绕着翠绿的康沟一直送上天去。走近一看,每一道石坝都是成千上万块大大小小的石块,一块块垒起来的。这真是给后代子孙打下的好基业!现在沟里已经淤起26亩多地,比康沟原有的耕地扩大一倍多。这些地已经种上了洋麦,长得一片葱绿。过去年年闹缺粮的康沟,从1960年起真正翻了身,七户人家六户有了余粮。
    我这一代干不完,娃要接着干下去
    1950年西有参加了丹凤县召开的劳模会,听到县长号召山区群众多种桐籽,说这种树长得快,四年便收,又能保持水土,多打粮食。西有住的村子马莲台和附近一些山庄,周围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不仅庄稼种不好,山区人家连烧柴也困难。刘西有一听领导上提倡种树,觉得正符合自己的心意和群众的利益。他马上动手去办。1951年的正月,西有冒着大雪,赶到30多里外的雷家坪换了四升桐籽,兴匆匆拿回来分给全村人种。不料大家都很冷淡(这时群众一心只顾弄吃的,哪里能看得那么远),就他哥西山和李满堂要了点桐籽种上了,别的人却拿桐籽去点灯。尽管如此,第二年县里号召种松树,西有仍耐心地向大家宣传种松树有柴烧,能盖房,大伙还是不听。他却全不灰心,正月初六又冒着大雪,上北岭买了300多苗松苗,连夜挑回栽上。一九五四年他家准备盖房,附近山上没有木材,他跑到30里外去抬木材。运一间房的木材,要花50个工。他盖四间房,光运木材就花了200个工。木材压在肩,沉沉地走30多里山路,也累得慌。这时候,他想起村中李新智在1953年盖五间房,修三间房的木材,全是新智爷爷留下的松树。西有便把他和新智盖房的难易当作活教材来教育大家:“前人栽树后人凉,老汉栽树娃盖房;种了树有多方便,没有树又该多作难。”这一年,村中的人动起来了,在后坡栽了1500多苗松树。
    刘西有几年来的实际行动终于感动了社员,他栽的桐籽和桃树都已结果,松树也长有好几尺高。现在,大家都明白植树造林的好处了。春秋两季,只要领导上一布置,社员们便一起动手。从1951年西有种桐籽起,一直到今年春天,这个大队一共造林2500多亩。走出西有的大门,便可看到马莲台的村边坡上满坡都是桃杏李树,现在正花开似锦,这几年也结了不少桃子李子和杏子。我们随着西有走过各个生产队时,只见这边松柏成行,那儿是核桃沟和桐籽林。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山萸树(一种中药材),这几年一共造了1000多亩。1955年栽的现在都开花结果了。去年已收入了3000多元。30年后大盛,一株树能收入100来元。试恝一想他们种了10万多株。以后该有多大的收入呢?
    我们站在马莲台的高坡上,看着马莲台几十间新盖的青砖瓦房,看着那从石皮崖上打出的层层如画的梯田,看着那满山坡的松柏桃李,回顾着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十多年来走过的战斗的道路,感动和振奋的情绪,如波涛起伏,久久难以平复。但是,刘西有对于未来的道路,对于彻底改变马炉面貌的事想得更多更远。他亲着儿子的小脸,眯着双眼笑着说:“我干不完的事,娃要接着干下去!”孩子的小脸笑开了,笑得比盛开的桃花还更鲜艳漂亮!(刘西有即刘锡有)
    愚 公 赞
    人民日报编辑 苏宜
    陕西省秦岭深山地区有一个马炉生产大队,那里的社员在党支部书记刘西有的领导下,以持久不懈的斗争精神,开山劈石,整修农田,保持水土,连续10年粮食稳定增产,到那里参观过的人都感动地说:“这样的石头地也能长出粮食,真是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马炉大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比其它许多地方更穷更白,以马炉大队的中心马莲台来说,八户人家七户在旧社会要过饭,八个小伙子三对半是光棍汉,解放后组织变工队上山开荒,连镢头也没有。但是,这个大队的社员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把穷根拔掉! 10年来不分寒暑,一镢头一镢头地开山劈石,扩大耕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使这个过去连叫化子都不屑光顾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付自然这个顽强敌人,仅仅有了战胜贫穷的意志还不行,重要的是要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实际行动。在这里,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不敢斗争,自然是不对的。但是,企图在一个早晨就能取得对自然斗争的胜利,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马炉大队地处山区,石多土少,耕地面积很小,在这里,首先展开的是夺取土地的斗争。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以至人民公社的成立。斗争的规模愈来愈大,方面愈来愈多。有了土,他们着手解决肥料、水利等等问题。而每一生产部署的推行,又都踏实地,坚持不懈。在这里,仅仅说他们有干劲还不够,他们有的是百折不挠的韧劲,是不分寒暑,十年如一日的钻劲,是一把镢头一年磨掉五斤的猛劲,是愚公带领全家老小要搬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那股劲头。而在每一步前进中,又都讲求实效。只要能扩大耕地,那怕只能点种三五棵包谷的地也要扩大;只要能浇上水,浇三厘、五厘地也好。这是讲求真正的经济效益,也是愚公精神的真正发扬。
    同大自然进行斗争和进行阶级斗争一样,总免不了碰到挫折,甚至遭遇失败。问题是人们碰到挫折怎么办?是灰心丧气,自甘失败,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马炉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是抱着后一种态度的。他们几年来在改造自然斗争中碰到不少困难。例如康沟的治理,一共经过三年时间,反复五次才修成。这里关键在于虚心学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吸取成功的经验。
    我们要有马炉大队那种在我们这代手里把中国的穷根拔去的决心,更要学习马炉大队那种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的韧性战斗精神。只要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愚公日益增多,挡在我们面前那贫穷和落后的两座大山,一定会被我们挖掉,奂美奂轮的社会主义庄严大厦一定会在中国的地面上建设起来。
    冰清玉洁——怀念刘西有同志
    中共商洛地委书记 周述武
    英雄人物用闪光的事迹谱写本人的历史。邋些事迹,并不因他生命的终结而被人遗忘,相反,却以其夺目的光彩来启迪生者。著名的劳动模范刘西有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被肝癌夺去生命一周年之际,那一串串宛如珍珠般的事迹,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1950年冬天,从丹凤县传来消息:马炉山区有个叫刘庆的青年人,带领八户贫苦农民,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变工组。那阵儿,他们八户“住的窟窿房,家无隔夜粮”,连挖地用的好镢头也没一把。但是,这个刘庆却有一股犟脾气,把组内的精壮劳力组织在一起,到100多里外的赵川去背回铁矿石,找了个铁匠,一共打了12把镢头,由变工组发展到互助组,开始了新的生活。人们称他们为“12把镢头闹革命”。听到这个故事后四年,我在一个会议上才见到了这个刘庆,原来他的大号就叫刘西有。我们从此相识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编辑:秦人
丹凤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西北第一漂——丹江漂流 丹凤县博物馆 丹凤青瓷器会馆 丹凤盐帮会馆
竹林关红三军部遗址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烈士陵园
王柏栋故居 巩德芳墓 凤冠山度假村
丹凤县万湾农家乐 万湾无公害李梅基地 许家沟万亩葡萄基地
四方岭万亩核桃基地 龙台道观 四皓碑林园
武关古城 二郎庙 船帮会馆
丹凤县美食 更多
丹凤美味:商芝肉
丹凤葡萄酒
丹凤美味:商芝肉 丹凤葡萄酒
丹凤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北瓜揽饭
丹凤蕨菜
丹凤县特产 更多
丹凤县中药材
丹凤绿壳鸡蛋[图]
草编系列——龙须草 草编系列——草编鞋
草编系列——草编包 陶系列——狗娃咪
墨玉(毛泽东手札) 冬青木烙花筷子
丹凤朝阳工艺品 丰富多彩的旅游特色
华美十字秀 华美磁性剪纸
推荐信息  
·送你一个长安
·潼关县著述一览表
·潼关县咏潼关诗词选
·合阳县文学创作
·合阳县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选
·青年书法家石亮---三秦笔意写春秋 淡妆
最新更新  
·丹凤县文言文作品
·丹凤县新诗作品
·丹凤县歌铭词赋
·丹凤县绝句诗作
·丹凤县律诗作品
·丹凤县古体诗作品
·丹凤县美术、书法、摄影
·丹凤县业余文艺创作队伍
·丹凤县解放后之作者作品
·丹凤县民国前之作者及作品
·丹凤县魔术武术
·丹凤县摩崖题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艺术作品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zuopi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