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沈志》原序(大荔首部县志。沈应俞撰,志本难觅,仅存此序) 沈应俞曰:作史有三长,志未敢放也。志固有体焉:“志实不志虚,志信不志疑,志质不志文。”夫然,志也而征,而史。同,古上辅地。右臂京兆,左喉晋阪。隆崛崔崒①者,屏莲岳而枕虹蛉也;转腾潎冽②者,襟黄河而带渭、洛也;骈田浩穰。庄馗③四达者,田陌之绣错,庐舍之鳞萃也。土厚土稠,骎骎乎沃隩矣④。秦曰内史,汉设郡,唐、宋以来,置道,置路,悉镇上卿,盖审所要矣。雍正乙卯,陕大宪揆厥形胜,知不可以州隘之,疏请升郡,迹旧州辖附郭县曰大荔。天子简畀鸿宿⑤,以华容张宪来典新府,比下车,饬吏辑民,兴利抏⑥弊,崇学校,课农桑,蒿心瘁虑,不遗余力,七稔于兹,官无墨败之闻,民有阳春之乐,禾谷顺成,匪盗芟雉⑦,视古儿千乘萧兰陵者⑧,直寻常倍徒(应作蓰)间。以其暇日修纂府志,刿鈢(鉥之误,意为长针)捃摭⑨,元元本本,十属之典要备,一府之规制新,盖洋洋乎大观也。俞辱大宪荐,除邑乏⑩,猥以佝瞀,惴惴切驭朽忧,所赖居近斗岳,凡获请命以行。以是俞亦七历年所,克免陨越,今乃欲以款启⑾者妄续貂尾,讵不秽形?然而有不得不志者三:邑为首创,不得不志;府已成帙,不得不志;年远事湮,久惧无考,更不得不志。坐是遂不敢自匿,村留冗余读旧州志,为明天启邑副使马公手笔,距今一百十八年,沉隐者几何人?变迁者几何事?更附志朝、郃等五邑事,体制错杂,帝虎⑿混淆,及此不修,等之无志也。旨哉郡宪之言曰:“州志不得为郡志,二州志不得为一郡志也。”然则同之州志,不得为荔之县志,府有总志,不得无县之分志也审矣!用是博咨采、严分校,披订纂组,凡分卷十有六,列目三十二,其中近诞肆者不敢志,参疑似者不敢志,事涉黍累⒀弗关型劝者不敢志,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凡所谓志实、志信、志质者类在是与?若夫藻而润之,泽以梔蜡⒁,则俟之强博君子。阅六月稿成,呈诸郡宪,郡宪曰“可”!爰举而寿诸梓。时乾隆七年(1742),岁次壬戌孟夏之月。 (二)续修朝邑县志序(付梓未果,稿本佚,仅留此序) 作志之难,昔人尝言之矣,窃以为秦中志尤难,朝邑续志,则更难中之难。自对山志武功、泾野志高陵,一时名志林立,咸以史法为县志,故渔洋①亟称之。珠玉在前,下笔不易,固无可讳言者。若我朝邑,则五泉子寥寥短章,独步千古,康、吕二公皆折服焉。以及河汀之遗书、河滨之旧稿《金嘉琰志》本为河滨旧稿、桐阁之《志例》,俱以名儒秉笔,辉映后先,一旦欲踵而修之,不几望洋兴叹乎?余滥竽通志馆,得睹全省志书,郡县百十种,类多缺略,惟吾邑新、旧五志俱全,不特人文渊薮,善于保存,亦可见不朽之作,难乎为继…… 邑自李志后,咸、同、光、宣四朝失修至六七十载,河道之变易,人事之兴衰与夫政治、风俗、徭赋、物产之歧异,不一而足。幸得厕于荐绅②,焉忍听其湮没。昔阎文介公致仕归老,尝思赓续,见于渭南志序中。假以岁月,当成完璧。惜不久薨逝③,遗草无存。后遂鲜问津者。岁赓申(民国九年〔1920〕),罗山赵元丞知县事,汲汲焉谋续修,商诸绅耆,以属余兄弟,深知其难,辞不获已,顾采访未周,仲兄捐馆,余亦就医省会,将伯 ④乏人,搁笔几五稔。而怀远宫逸泉莅任,集议添举张复初孝廉⑤会纂,以余总其成。适因事回邑,商订体裁,复初力任其难,又数年而脱稿,应有尽有,盖已灿然大备矣。自顾衰庸,敢言笔削;重以省志待修,未遑兼理,迟之又久,乃酌加审订,润色成书,体例略殊,门类较广。惟人物改照通志,余亦无大变更,仍依断代为书之法,庶免文献无征之患,合诸前志,其数为六。但求翔实,不慕高古。虽笔力有限,篇幅较长,而今昔不同,旨趣亦异,宁详毋略,期于开卷了然。明知事等续貂、差幸功同附骥。语云:“不为之后。虽盛弗传”。千虑一得,此物此志也……吾邑多材,异日者未必无五泉,河汀其人,得所凭藉,重加修正,以成一邑巨制,千秋大观,庸讵非余与复初之厚幸,而往昔诸贤之所深契者,难云乎哉?(民国二十一年长邑人霍勤序于陕西通志馆) 注:①崔崒(音族):高峻而危险。 ②潎洌:水疾流貌。 ③庄馗:大路。 ④沃隩(音遇又音奥):肥沃的田野。 ⑤简畀鸿宿:意谓选派资格老、学问大的人。 ⑥”抏(音完):革除之意。 ⑦芟(音山)薙(音地):铲除杂草。 ⑧萧兰陵:当指萧望之,西汉大臣,曾官左冯翊。 ⑨刿鉥捃摭:本文引申为搜集资料,剪裁编写。 ⑩除邑乏:句意接任县令,怕才疏学浅,老朽不行。 ⑾款启:见识小。 ⑿帝虎:指错别字。 ⒀黍累:细碎、枝节。 ⒁梔蜡:润色,使有光泽。注: ①渔洋:清学者王士祯号。 ②荐绅:亦作“搢绅”、”缙绅”,旧时官宦的代称。 ③薨逝:指诸候或中央大官死亡。 ④将伯:帮忙者、助手。 ⑤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