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武伯纶 我是吃关山的土地生产的粮食长大的,因此对关山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我原籍山东省益都县兴旺庄,父名武保新、母马氏于清光绪十年左右因生活无着,逃难陕西。来时父亲肩挑两个竹筐,一头筐内放一个铁锅和一条破棉被,一头筐内放着我两三岁的姐姐。母亲跟在后面步行。我和我三个哥哥,两个妹妹都是到陕西后出生的。 这时陕西在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和清光绪三年大歉收之后,渭河以北,今临潼、渭南、富平、三原、高陵、泾阳等县,大片土地,荒无人烟,因此清朝政府鼓励山东农民向陕西迁移。 我父亲初到陕西,住过庙,住过戏楼。在张家寨一姓张的家做长工达12年。后由政府分得荒地23亩,即利用张家农具牲口代耕。我父亲似与张家关系处得好,两家结为亲戚,我父亲让我长兄认张家掌柜为义父;张家掌柜也让他的长子认我父亲为义父。 清光绪二十六年,陕西又遭大旱,夏、秋两季无收,当地老户因有积蓄,无大困难,许多山东人则生活困难很大,有的饿死,有的逃回山东。当时高陵县通远坊天主教堂洋人放粮赈灾,我父亲说他领得二斗多粮,但我母亲却用此粮大半换得十亩多地,因此全家人吃的东西,顿无着落,弄点东西先得给孩子们吃,我父亲他几被饿死。他后来好像作为经验告诉我说,人饿了天还不黑就睡觉,睡一觉醒来就不饿了。我说这些个人小事,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在旧社会一个人维持生活一辈子,实在不容易,特别是一些贫苦农民。我出生于1902年,即旱灾后的第二年,家人都说我有福,没有受过饿。 我年小时,看见渭北一带,到处是断垣残壁,有的是汉民居住区,有的则是回民西去后的遗迹。总之,回民起义,是我国西北方面一件大的历史事件。关中回汉农民杂居,可能始于唐代,到清代,由于清政府无视民族政策,引起了这场大灾难。1953年,我在新疆省拜城县遇见一位年约80岁的回族老人操陕语,说他家原是陕西省临潼县新丰人,后来看见布告,知道良居不杀,就在拜城留下来。大概新疆回民有很多原来都是陕西人。 镇志稿还说到秦栎阳。秦首都栎阳遗址在今栎阳镇东约25华里的武家屯附近的古儿屯(文书作古城屯)。《史记·货殖列传》说:“栎阳东通三晋,北却戎翟、亦多大贾”(戎指匈奴,翟是羌狄,即现在陕北宁夏等地)。汉高祖初年也曾以栎阳为都。他的父亲死后,也葬在栎阳北面的荆原上,名太上皇陵,并在栎阳城内,特设万年县以奉侍陵园。关山镇当时是否为一居民点,虽不可考,但属于京畿范围,确无问题。关山东西门外各有一条沟路,西沟路的崖壁上,经常出土汉代陶玉等殉祭物,无疑是汉代的一个墓葬区。地面汉代冢墓,仅南门外就有数个,冉家村附近双冢,也是汉代的冢墓形式,武屯对面石川河东岸的粟邑庙,是唐初粟邑县,城垣遗址,我小时还存在。临潼县博物馆馆长赵康民同志曾在关山城北发掘一唐代墓葬,壁画打马球图,甚精美。 古代渭河南北各有东西交通大道,北道似较南道发展为早,上述《史记·货殖列传》所说:“栎阳东通三晋,北却戎翟”即是一例。现在的村名,如官路、官底、官道等都是因此路而起的。记得当陇海路通至河南观音堂时,关山城内戴家、乔家、周家、潘家、金家、房家都有专搞运输的大车、一至二三辆,运输观音堂到平凉或宁夏的货物,夏季,尤其收麦季节,则用作收割。记得当时我正七八岁时,早起成年人都已出去劳动,我一个人在家,听见田野都是人欢马叫,一片繁忙声音。城内商业也极发达,这是关山不断过往军队,郭坚、高峻(人民称高定娃)率领的军队纪律尤其不好,奸淫抢掠,无所不为,关山的繁荣,从此一蹶不振。当然根本原因还是陇海路完全通车后,北道交通自然衰退了。 当然,作为地方志、省志、州志、县志在我国都已有悠久历史,体裁、门类都有一定规格范畴,可资遵循,镇志则少见,在陕西只有孝义镇志。人常说“赤水的蚊子、孝义的银子”,孝义曾经是商业重点,关山虽不具有这种特点,但经省、县和镇上各方面热心同志的支持和具体工作同志努力,镇志终于写出。特别是郭仪同志对关山的历史及现状各方面都钻研得颇深,共分12章,以略古详今的精神,对生活在关山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特别是解放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团结努力,逐渐富裕起来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我诚心祝贺《关山镇志》能够早日正式出版,能够使关山多数人人手一册,看到他们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昨日今日以及明日以后的发展情景,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对那些想了解中国一个乡镇的历史与现状的人也是有益的。 1987年10月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