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 席实生 1.布尔塞维克主义之概念 今日者何日耶?岂非人类生存之一大转机而举世汲汲于改造之日耶?故社会改造之思想,未有盛于今日;人类解放之运动,亦未有盛于今日,鸣呼!今日者何日耶? 虽然社会欲改造矣,人类欲解放矣,而其改造之、解放之之道维何?曰:“布尔塞维克主义”。此布尔塞维克主义之为物,一面既为世人之所欢迎,一面则又为世人之所憎恶,憎恶之者,固不知其底蕴,通目为危险思想,不愿加以研究;欢迎之者,亦多未明其真相,舛错误谬时或不免,斯诚吾人际此思潮错综时代之最为遗憾,而亦最为急宜考究者也。 □夫布尔塞维克主义,亦社会主义之一派。此主义虽为俄罗斯之特产,而实则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其所以特现于俄国者,盖有由焉。 当十九世纪之中叶,俄国解放农奴制度后,政府输入外资,锐意奖励资本家,以促进大企业经营组织之发达,因而劳动者之数目亦继长而增高。至此,俄罗斯昨日之农奴制度国,今一跃而变为欧洲之大资本主义国矣。 当斯时,资本之魔力既日益增加,而劳动者之苦痛亦日益残酷,贫富阶级之悬隔遂日甚一日。加之专制政治极端压迫。以故不…… 厥后留学西欧者日多,思想界亦益呈崭新气象。政府为缓和人民思想之计,遂有所谓“官许社会主义”之事实,而各大学亦公然开讲马克思经济学,斯时自由平等之说深入人脑,改造之念日盛一日,于是社会主义之思潮,于焉勃兴。其初也,社会主义者之运动,不过打破资本主义而企图社会之改造;其继也,政府采极端压制政策,遂激其一变而为推翻专制国家主义之运动矣。当是时,虚无党之秘密结社弥满全国,而虚无主义之宣传亦益澎湃而起,即少数之理想家,不做物质上之援助,而与当时有力之警察战,与军队战,又与无限之资本家战,强敌迫压,百折不回。当是时也,俄国社会主义者之热狂、之勇气、之才能,可谓世无其比,而其运动之历史,亦虽谓为万国社会主义史上之奇光异采可也。若者官吏之被杀,若者党员之役狱,若者领袖之被诛,一波不澜,千劫万灾卒至,使暗杀亚历山大二世之事实出现。但当时政府之防范益严,革命之气焰遂熄,党员亦多逃亡于瑞士,改造运动之事业亦因之而屏息焉。 当斯时也,西欧社会主义之思潮正盛,而马克思之学说尤为士子之所乐唱。俄国政治犯虽名为瑞士之亡命客,实则投马氏之门而研究其主义。未几,彼等遂以马克思主义为标榜,而组织社会民主党。旋于本国添设支部,与犹太及波兰等国家之社会民主党结成一片,以图其主义之进行,及二十世纪之初,是党则大受挫折。但其秘密结社,于暗中尤形活跃。既而又成为最大之势力,故向之唱言“政治的革命”者,今乃忽然转为“社会的革命”,遂至“资本主义的国家”之歼灭,与夫“人类不平等”之解放之绝叫,而所谓“世界的革命”之布尔塞维克主义,悠然而实现矣。 然当1905年之末及1906年时,俄国革命之发生,与时执其牛耳者,实社会民主党也。是则,社会民主党与布尔塞维克主义遂有密切之关系。何则?社会民主党者,标榜马克思主义之左党者也。其党员多新进英才,皆抱有经邦济世之略。但其标榜虽同,而其主张则不能一致,意见龃龉,派别丛立(例如列宁派、国际派、护国派、统一团等),各持一说,相互攻击,结局遂于1903年分裂而成为两大派。一为少数派,一为多数派。前者之领袖为扑拉哈诺夫,后者之代表即现俄劳农政府总裁列宁。 当1905年革命勃发之际,此两派忽相握手,共图大业,但未有二年之久,遂于1907年又决裂而分离,干戈相向,誓不两立。及1918年扑拉哈诺夫死后,少数派遂亦溃尽。而列宁之势力,反愈形膨胀而弥漫天下。今则全俄国殆为其所支配者。此之谓布尔塞维克主义之胜利也。 2.布尔塞维克主义之意义 布尔塞维克者,义译为多数派也。如前所述,当1903年社会民主党分裂之际,党员多数皆服从列宁,其余少数则归顺扑拉哈诺夫。一般因其数之多寡,遂呼为布尔塞维克(多数派)与麦塞维克(少数派)。世有以布尔塞维克称为过激派者,盖讥之也。 此两派分裂之原因,即麦塞维克采议会政治,以社会主义为政治之赐物,此扑拉哈诺夫之主张也;而布尔塞维克则极端反对,不许资产阶级之政治与妥协,及主张劳动阶级之支配国家及世界,换言之,即主张打破资产阶级之威权,而振发无资产阶级之势力,以企成劳动者之世界。所谓“劳动阶级之执政权”即其见端。或谓此点乃列宁思想之色彩,而亦布尔塞维克主义之精神。诚然诚然。 布尔塞维克主义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既如上所述,而“劳动阶级的政权”之要求,亦多数派最初之立场,且亦现今支配全俄罗斯之基础。故自布尔塞维克主义胜利以来,全俄之事事物物,无不支配于列宁及托罗克所组织劳农政府之下矣。 故俄国劳动阶级之优胜,劳动阶级之政权获得,劳动阶级之支配世界,非托诸学理的空想,乃已见诸于事实者。凡向之所谓资产阶级恃全力以凌虐无资产阶级之威权者,今皆完全溃灭之矣,故俄罗斯今日之现象,盖一“劳动的社会”之现象也。 夫“不劳动者不应得食”者,是布尔塞维克主义之原则,而亦人类生存上必要而所不可缺之共同天职者也。观此,则世之游谈坐食、寄生于社会者,其丧失“人类的本性”之罪孽,宁可恕哉?宁可恕哉? 3.布尔塞维克主义之特质。 布尔塞维克主义基础之特质,即“劳动阶级之执政权”。换言之,则以劳动阶级支配世界。既述前章,无可踌躇。然其最重要、最远大之目的,则以世界为前提,人类为本位,无所谓国境之区分,种族之差别焉,不宁维是,尤以极端的打破资本主义,与夫极端的扑灭帝国主义,为其主义之基础,抑亦其特质中之精华也。然欲明此点之底蕴,则不可不知俄国之宪法。(下略)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