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周至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1993年,430年间,官、私修县志12次。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周至县志》 是周至最早的一部私修县志。作者王三聘(1501~1577),别号两曲,本县辛家寨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四川佥事。其“性情刚毅,所至有政声”。因慑于同事谗毁,告官归乡。归后,组织乡民修浚河道,排除水患;又建学校,致力于家乡教育。王三聘长于著述。除县志外,还著有《五经集录》、《古今事物考》、《终南仙境志》等。(参见《人物传·王三聘》) 王志3纲15目。首纲土地,目有山川、城池、疆域、古迹、公署、祀祠、寺观;次纲人民,目有官师、人才;3纲政事,目有田赋、物产、屯田、水利、桥梁、风俗。已佚,仅留序言。王三聘创修的《周至县志》简赅古朴,为续修者所称道。 清康熙三年(1664)《周至县志》 此志失佚,只留序言。这是一部官修志书,属集体之作。总编骆钟麟,字挺生,浙江留安(今杭州)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任周至县令,后官至常州知府。在任期间“劝课农桑,崇奖书义”,又“修学宫,缮城垣,浚河渠,续修邑志,于邑多所创作”。其政绩显著,颇得民心,故在去职后,周至士民立祠奉祀。主笔徐开熙,为浙西名宿,曾任茂陵县令,谢事之后,应骆之邀,任此志的主笔。其余参加这次修志的10余人,均为本县之“硕学”。 骆志较王志多有增加。骆序说:“夫古今时势不同,事宜各异。故划分原野山川,奠城社,述灾祥,使后世有所考核;定赋税,稽丁徭,著防御,记兴作,使后世有所率循;叙官师,表名宦,崇光达,使后人知所观感;录醇修,阐幽芳,载艺文,使后人知所兴起”。于此可知骆氏修志之旨。 这次修志始于康熙三年(1664)夏六月,终于该年冬十月,历时5月。书成,凡10卷。 清康熙二十年(1681)《周至县志》 现存县志中最早的一部。作者章泰,字来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康熙十七年(1678)任周至县令,官至利州(今秦岭以南及四川广元一带)知州。章泰“天资英敏,长于吏治”。当任期间,“辟草莱,修城廓,招羸弱,蠲杂徭,清除崩荒,规划地利,凡河渠山川昔之厉禁于民者,无不尽反而收其益”。又建社学等,在周邑多修善政,故周至百姓立祠纪念。 章志卷目的制订及内容的划分都较前志规整、准确、详细和完善。章泰修志的原则是“衡人品则宁严而无滥,采词章则宁少而无多”,记事写人,广征博采,务必真实。对人物,章泰提出“生不立传”。他在序中说:“享耄年者虽善不书,为其一息尚存而全归未定”。更为可贵的是他还提出“奖励尤先于闺阁,阐扬不断靳于人奴”的思想见解,努力挖掘褒扬妇女和下层人民的事迹。这次修志,章泰鉴于以前集体修志的各种弊病,“不欲假手一人”,“虽广咨询,咸归独断”,亲自执笔纂写。可见其修志态度的严肃。由于他的努力,这部66186字的县志达到了“纲举目张,井井不紊”。 章志写于康熙二十年(1681)农历七月十五,成于九月九日,历时不足两月,因而有太简之嫌。书共10卷。卷一地理,括疆域、沿革、山川、水利;卷二建置,括城池、公署、庙祀、驿铺、桥梁、市集、里社;卷三古迹,括胜地、寺观、陵墓;卷四赋役,括田粮、军卫;卷五官师,括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宫监、名宦;卷六选举,括人才、进士、举人、贡生、监生、武臣、武科、封赠、掾吏(附宦寺);卷七人物,括乡贤、隐德、善上、孝友、义勇、列传、节烈(附孝妇、义婢)、流寓、仙迹;卷八风俗(附物产);卷九艺文;卷十兵灾,括屯戍、记异。 北京图书馆存有该志康熙二十年刻本(1~8卷),上海图书馆存有此刻本胶卷。 雍正二年(1724)《周至县志》 此志佚亡。编者董霑,字雨若,江南赣梭(今江苏赣梭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任周至县令,后调任富平。董志对章志作了厘定和拾遗补缺,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其卷帙篇目一仍章志。 雍正十年(1732)《周至县志》 此志失存,邹志有序。编者朱文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雍正六年(1728)任周至县令。作者认为,“邑之有志如国之有史也,史以明得失之迹,而志以著因革之宜。要以文直而事核,俾后来者有所折衷”。这次修志距上次仅8年。作者所以“汲汲焉惟恐修之或迟者”,是为了替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宣扬恩德。朱志在体例上无创新,其内容也只在董志基础上作了拾遗补缺。 乾隆十四年(1749)《周至县志》 纂者邹儒,字企峄,号归峰,江西乐平(今江西省东北部)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周至县令。任职期间,“建对峰书院,爱民礼士,雅擅时誉”。 邹儒认为“志之所载,必详尽靡有缺遗,堪佐考订者之一助”。故他修志时“将一切邑事之有见诸卷帙者悉为收罗补入”。政事之余,邹费3个多月功力成书15卷,约112728字。又自捐廉俸,付诸剞刻。全志事倍文详,卷帙浩繁。卷一地理,下设星野、疆域、形势、山川4目;卷二建置,下设沿革、城池、公廨、铺递、社仓、养济院、义冢、旧制、关隘、驿递、学宫、书院、学田、义学、坛殿、祠庙、营汛、里社、坊表、市集、桥梁、马政、水利23目;卷三古迹(附陵墓、寺观);卷四赋役,下设民卫、更名、外赋、物产4目;卷五典礼,下设祀典、政典2目;卷六风俗;卷七官师,下设邑令、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宫监、镇将8目;卷八名宦;卷九选举,下设进士、举人、岁贡、监生、武进士、武举、武功、封赠、掾吏9目;卷十人物,下设名儒、名宦、才能、循良、儒林、文苑、孝友、高义、武勇、隐逸、流寓、耆寿、方技、仙释14目;卷十一烈女;卷十二文艺,有疏、记、序、赋、赞、志、考、辩、铭、诗、词;卷十三兵事;卷十四灾祥;卷十五杂记。 这次修志任订正、提调、监督、参校、校对、礼书者13人。书成,邹儒请太常寺正卿武柱、西安守备楚华容、张奎祥及侯天章各作序言。北京、山东、福建、东洋图书馆等藏有乾隆十四年刻本。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