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戏剧 流传本县的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弦板、关中道情。 秦腔 是县内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家喻户晓,无论老少都会唱上几句。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行人路上,常可听到激越的秦腔声腔。逢年过节、庙会、物资交流会,演唱秦腔为常习。 眉户 清时在本县开始流传。其中《张连卖布》等曲目颇为人们喜爱。1954年,县剧团演出现代眉户剧《梁秋燕》后,眉户在县内迅速得到普及。 弦板 民国时期,常宁、永太等地的自乐班、皮影戏常以弦板腔演唱。至今,弦板已成为本县流行剧种之一。 关中道情 1964年,县剧团排演关中道情《隔门贤》。从此,这一剧种成了农村自乐班演唱的常用唱腔。 本县演唱的剧目主要有《忠义侠》、《宝莲灯》、《下河东》、《乾坤带》、《双明珠》、《烙碗计》、《蝴蝶杯》、《闯宫抱斗》、《白玉楼挂画》等40多个本戏;有《争印》、《挑袍》、《反西凉》、《哭祖庙》、《杨三小》、《哭沙场》、《打柴劝弟》等74个折子戏。 1953至1964年,上演的古装传统戏有《杨家将》、《生死牌》、《谢瑶环》、《铡美案》、《寻儿记》、《双锦衣》等13个;现代戏有《二巧离婚》、《中秋之夜》、《旧山春雷》、《两颗铃》、《朝阳沟》、《金花浪》等10个。 1965年,群众业余戏剧艺术活动甚为活跃,全县组织起60多个文艺创作组,有4000多人参加创作活动,创作文艺节目150多个。按照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群众业余戏曲活动。12月举行的群众业余文艺汇演,有各公社、县级各系统组成的21个演出团,518名业余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代表参加;演出119个节目,有秦腔、眉户、道情、歌舞等10多个剧种;有18个团体,65个个人和34个剧本受奖。 1960年起,县剧团演出坚持“面向农村”。1961年全年演出272场,其中在农村演出237场;1964年共演出264场,在农村演出244场;1965年在农村演出268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革命样板戏”充斥全县演出场所。1978年,被禁锢达10年之久的一批传统名剧重现舞台。1984年,县剧团排演历史剧本戏《白沟议和》、《轵侯剑》和折子戏《三娘教子》、《庵堂认母》、《走雪》等,全年演出356场,超过年任务146场;1985年,演出370场,超过年计划130场。1986年元月,县剧团排演的《轵侯剑》在省城西安录像录音,陕西电视台、电台先后向全省播映、播放。是年县剧团共演出385场(其中在农村演出300场),完成年任务的148%,观众120万人次,演出收入98500元。 2、曲艺 解放前,流行于县内的曲艺形式主要有莲花板,一人手持竹板,边打边唱,串街走乡。讲故事在民间比较盛行。 解放后,相声、三句半、快板等在本县逐渐兴起,为群众喜闻乐见;编故事、讲故事更为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把编故事引向邪路,“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评法批儒”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充斥故事阵地。仅19所中学,半年就编讲故事1000多个。1976年5月,县文化馆以20多天时间举办故事学习班,提高故事创作和说讲水平,参加者26人。1979年后,故事活动出现转机,一批宣传新时期新人新事的故事脱颖而出。1980年,创作故事20多个,其中有4个参加了地区故事调讲。《绣花的钱包》、《白吃》被地区评为优秀故事,获得创作奖;一个故事员获得讲说奖。《打墙》、《虎娃》、《飞来的小孙孙》等故事,从1975年至1989年,先后12次被省、市调讲,作者王永利、王建德3次荣获陕西省政府奖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