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级布署,县党政宣传文教部门组织文化馆、站专干,于1987年开始,搜集整理编印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内分三个部分。 《民间故事集成》 从200多件投稿中筛选集成。载故事140篇共13万字,内含《女娲斩黑龙》、《石牛与牛王漆》、《挖断岗》等风物、神话传说32篇;画家甘棠等名人传说7篇;《牛为啥耕田犁地》、《香谷米》、《马桑树为啥不能成材》、《松树飞籽成林》等动植物传说15篇;《玩龙灯》、《舞狮子》、《挨打为啥又叫做神福》等民俗传说4篇;《挑粪桶的老爷》、《混仙和来宝》、《莫管他人瓦上霜》等生活故事50篇;《哪里黄土不埋人》等笑话32篇。 《民间歌谣集成》 收录歌谣171首共5万余字,内含时政类34首,生活类39首,爱情类56首,杂记36首,儿歌6首。 《民间谚语集成》 平利县流传的民间谚语,十分丰富,所收1712条,69000余字,分为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其他共八类,内容十 分广泛。 编印戏剧集成 (1)《弦子腔戏剧音乐集成》:弦子腔皮影戏,是平利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比较完整的剧种。1985年秋,县文教局按省部署,成立编篡《弦子腔音乐集成》机构,经深入调查,访问老艺人,座谈录音,跟(皮影)班学艺,到周围邻县考证,写出初稿,报请地、省有关单位行家审阅,几易文稿,1989年初打印成册(县文教局文体股收藏)。《集成》六个部分,共12万多字,文、谱、图俱全、概述了剧种、剧目、发展、渊源、语言及演出形式、音乐特点;简介了“唱腔音乐”、“曲牌音乐”、“打击音乐”;录记24段弦子戏唱腔选段(配谱)和一曲折子戏选场;最后为9名艺人写了简介。(2)《戏剧志》:按 上级要求,县文教局组织剧团有关人员,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编写出28万字的《平利县戏剧志》。 民间歌舞、歌舞集成 (1)平利民歌》:1981年元月和12月,县文化馆按文化部、中国音协、省文化局通知要求,编印了《平利民歌》集二册,共采访城乡歌手80余人,从300余首民歌中筛选99首,分民歌、山歌、新民歌、宗教歌、风俗歌、唢吹奏曲6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腔调有山歌、号子、民间小调、曲艺、戏剧。由于年代久远,流传广 泛,唱中改,改中唱,仍存在一些低俗、落后的成份。为保存民间音乐的原貌,未作删改,特别是音乐,基本按原调记谱。(2)民间舞蹈简介》:平利民间歌舞活动,渊源流长,形式与内容多样,几乎陕西省南北中各地的一般民舞,平利都有。由于清乾隆年间湖广流民来县较多,又毗邻四川,文化相互影响,故民间歌舞又有自己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歌舞有扬弃。大体可分为4大类:神、道法舞;丧礼歌舞;生产、建筑歌舞;集体性大型庆祝活动舞;《民间舞蹈简介》中,对主要项目的历史源流、分布区域、制作形象、人员组成、表演技巧、音乐配合等都作了较全面的记述,共2万多字,1986年9月打印成册。 《民间器乐曲集成》 1985年5月,文化馆在收集城关、长安、女娲山乡几个锣鼓队的演奏、加工、整理基础上,又走访17个乡29个采录点,50多位民间艺人,辑唢呐曲牌33首,汉剧和弦子戏唢呐曲牌28首,唢呐锣鼓和小调乐曲51首,其他各类锣鼓乐曲13套。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