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末,宜川兵荒马乱,连年大旱,经济萧条。“弦诵声稀,年复一年”。民国时期始有乡间戏文活动。主要是农村集镇和较大村庄组建起的“戏班”。由老艺人,组织村民中的戏剧爱好者排练节目,在逢年过节遇庙会期间登台演出,称为“社戏”。有的地方称为“乡戏”或“家戏”。社戏不仅有它的演员,而且有村民集资购买的服装、道具、乐器等,还时常被附近村庄请去演出。遇大节日,庙会唱大戏,大村子逢好年景也唱一台大戏;小戏即皮影戏,演唱于农村四时节令。凡求神祈雨,庆贺丰收皆有演出。 社戏,白天一般多为三、五折子戏,晚上唱本戏。本戏开演之前加演一个折子戏,称为开场戏。社戏演出以蒲剧传统剧目为主,另有眉户和碗碗腔。 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陕甘宁边区《延安儿童救亡剧团》在团长傅东华(宜川人)率领下抵宜川演出救亡歌曲和《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激励宜川人民的抗日热忱,始为专业剧团在宜川的首次演出。二十八年(1939)国民党军队第二战区专业剧团在宜川县城演出京剧、评剧。民国三十四年(1945)郭下村龚福子组织20多人的蒲剧戏班子,身背包袱,走乡串村,闲时演出,忙时种地,演出剧目有《打金枝》、《八件衣》、《明公断》、《药酒记》等。 1948年,宜川解放后,山西省吉县老艺人高青龙在集义镇组织蒲剧班子,汇集27名家戏演员,在县城南川一带,演出《乾坤带》、《光武星》、《玉虎坠》、《游龟山》等剧,很受群众欢迎。1949年因收入微薄,不能维持生活而解散。1951年朱文龙在本县集义镇二里村成立戏班,1952年10月与邓景山组织的戏班子,被县政府接管,组建起自负盈亏的属集体性的宜川县人民剧团,演职人员30余名,宜川始有本县的专业文艺团体。刘天喜在剧团期间,能熟背100余本剧词,先后同朱文龙为宜川蒲剧团收集、整理、排演200余本(折)剧目,收授学员150余人。这些学员大部已成为骨干力量,有些在山西河津、运城、吉山、临汾等剧团兼任演员、教练、团长等职务,为繁荣戏剧事业作出贡献。此后,全县群众文艺活动大发展。1958年达到村村有文娱组、自乐班、欢乐队、宣传队。同年,黄龙、宜川合县,黄龙豫剧团归宜建制。1964年,宜川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到15个,活动坚持经常的有集义、郭下、云岩、观亭、程洛、牛家佃、太木、兰河、秋林、桃曲等村。农闲时在附近包场或售票演出,颇受群众欢迎。1966年“文革”开始后,传统节目被视为封、资、修黑货,古装箱削价出卖或烧毁。1969年,县剧团撤销,演职人员遣散。替代的是文艺宣传队,配合当时政治形势演出。1970年县剧团恢复,演员多系山西艺人。为稳定剧团人员培养当地文艺人才,1971年3月始,先后4次招收本县学徒演员52人。1974年,县举办春节文艺调演会,有65个业余宣传队演员2100人参赛。获奖节目有《老少齐上阵》、《参观路上》、《光明路》、《不能走那条路》、《红枫岭》、《景阳新风》等20多个,1977年县文化馆组建县业余文艺代表队,排练创作节目6个赴地区参加“九、二三”业余文艺会演,获得物质奖励。1985年7月,集义镇戏校,招收学员50人,排练蒲剧传统剧目,次年6月15日,开始在附近乡镇售票演出230场,收入9千余元,后因经费不足于1987年8月解散,向县剧团输送演员14人,其中女7人。9月,高柏乡郭下村杨树春,请朱文龙为教练,成立郭下戏校,招收学员40人,教授蒲剧传统剧目,次年6月开始演出,先后在高柏、延长等地演出50多场,收入2千余元。亦因经费欠缺,无法维持。1989年解散。 到1994年宜川县蒲剧团由县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巡回在陕北、山西晋南、甘肃省和本县乡镇一带演出,主要形式以包场及庙会为主,年平均演出260场,观众达百万人次,年平均收入8万元。 演出剧目 一、主要传统蒲剧目 《柳沙河》(自编)、《金沙滩》、《长板坡》、《回龙阁》、《薛刚反唐》、《药酒计》、《花打朝》、《白玉楼》、《青山英烈》、《赵氏孤儿》、《游龟山》、《燕燕》、《十五贯》、《法门寺》、《美人图》、《雁塔山》、《铡美案》、《劈山救母》、《回龙传》、《战铜台》、《血染忠义门》、《三请樊梨花》、《金玉奴》、《善士亭》、《徐九经升官记》、《斩单童》、《下河东》、《金麒麟》、《关公斩子》、《打闹狮子楼》、《大王还朝》、《九件衣》、《舍饭》、《黄鹤楼》、《空城计》、《醉写》、《拾玉镯》、《骂殿》、《采桑》、《丫环断案》、《反徐州》、《审诰命》、《忠义门》、《楚宫血泪》等。 二、现代剧目 《红心朝阳》、《向阳商店》、《艳阳天》、《十五把钥匙》、《水乡风浪》、《红灯记》、《沙家滨》、《平原作战》、《李双双》、《红云岗》、《梁秋燕》、《母与子》、《春雨潇潇》《暴发户》、《大碗茶》等。 三、自编剧目 皮影戏 皮影戏在宜川称“小戏”。用生牛皮刮成透明状,雕制成各种戏剧人物道具形状。长约尺许。头、手、腿、脚分段相连、衣冠袍带用五色涂饰,演唱时用一布帐搭成舞台,台口置一幅约9尺长6尺宽的白幕布(如电影银幕)。幕后置灯光,艺人将皮影侧置于灯前操纵,影投幕上,配唱碗碗腔调,乐器有乐琴、板胡、板鼓、梆子、碰铃等。 宜川解放前,韩城人薛志全领有皮影团在乡间巡回演出。1954年,戏班被县文化馆接收,组为宜川县民声皮影剧团,自负盈亏,有演职员6人,碗碗腔剧目主要有:《宝莲灯》、《拾万金》、《瓮内明》、《二郎破桃山》、《大圣庙》、《青白菊》、《打破南京》等。1966年“文革”期间因剧目多有封建迷信色彩而停演。民声皮影剧团于1967年3月15日撤销,人员自谋职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