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地方戏剧有以下4种: 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又叫汉中梆子戏,是陕西省9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系。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群众语音为基础,采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桄桄的响亮乐曲。汉调桄桄大约起于元代,与秦腔有一定联系。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有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的剧种。 汉调桄桄的唱腔板路有二流、慢板、尖板等多种,又有软、硬、快、慢之分。“软”即苦音,“硬”即欢音,曲调色彩相异,前者悲凉,后者欢快;“快”、“慢”意指同一板路中仍有速度之分,前者紧凑,后者沉稳。其演唱方法别于秦腔,多用假声,或由真声转假声,艺人称为“老少配”。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武场为打击乐,文场有善板二弦、板胡、京胡、月琴、三弦、二胡、笛子等。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泼辣、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淳朴大方的性格特征,深为陕南人民喜爱。 汉调桄桄的旺盛时期,约在19世纪中、末叶。自光绪年间起,到民国20年(1931),汉中一带有40多个专业桄桄班社,演出活动遍及陕南、川北、鄂北、陇东等地,当时的五福班领班长名丑王庚子(有传)被誉为“戏状元”。在汉中享有盛誉的演员还有大净“盖汉中”张同福,“活曹操”田五德;小生“活周瑜”刘志华;丑角杜文书和“活眉毛”何顺清;小旦“小红桃”王小凤;老生“活乔老”王喜满,“活孔明”彭庆德;青衣杨桂芳;老旦刘太祥、海才、张文祥、范五福;二净王喜述;旦角金不换、李兴红;武丑田兴华等,均为各班社的顶梁柱。民国20年(1931)后,各班社大多迫于生计而停散,境内仅存同乐、协和两个班社,亦流落异地演出。至解放前夕幸存的名老艺人近30名。 汉调桄桄遗产丰富。陕西省文化局曾于1959年组织人力成立挖掘传统剧目小组,至1962年根据“肚腹”剧本共挖出大小桄桄剧目723个,整理绘制脸谱200多幅。1959年~1961年由省剧目工作室出版汉调桄桄剧本11集,其中有《孟丽君》(连台戏)、《蛟龙驹》(连台戏)、《精忠保国》、《闹天宫》、《游月宫》、《黄金台》、《群英会》、《摘樱会》、《两狼山》、《梅鹿镜》以及三国、列国、杨家将等戏约50余本。陈显远、孟学范于1953年开始,先后创作、改编移植大小型汉调桄桄剧本200多个,上演100多个,有的流行全国。汉调桄桄剧本既能演出古典历史剧,也可创作改编为现代剧。建国后,陆续编演《卖余粮》、《春风吹到诺敏河》、《白毛女》、《沙家浜》、《红色交通线》、《幸福桥》、《一条心》等近百个剧本。 端公戏端公戏又名对儿戏,属地方小剧种,系从端公跳神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歌舞剧。清时由外地传入境内,流行全县各地至今。端公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演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板式有一字、二平、快二流、慢二流、四合四等,主要乐器有大筒大胡、板胡、二胡、三弦、堂鼓、尖鼓、鞭鼓、苏钹、牙子等。 民国年间,流行境内的主要剧目有:《十八里相送》、《花亭会》、《刘海砍樵》、《梁祝姻缘》、《双赶子》、《郭瑷拜寿》、《花田错》、《洞宾戏牡丹》、《蓝桥会》、《槐阴记》、《双花园》、《宝莲灯》、《韩相子渡妻》、《打山鬼》等。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创作演出的端公戏剧目有:《打麦场》、《刘二娃背亲》、《吹鼓手招亲》、《双献料》、《讨债》、《赶工》、《好媳妇》、《一分工》、《争上游》等现代戏。 曲子戏 眉户曲子传入汉中后,与汉中民歌小调结合,其唱、白归韵以汉水流域的语音为基础,吸收《五月花》、《九月菊》、《莲花闹》等本地民歌曲调,形成为汉中曲子,流行全县。曲子戏先由念曲子(清唱,不用乐曲)发展到配乐,以三弦、板胡、琵琶、笛子、碰铃、碟子、四页瓦等乐器伴奏。民国时期,汉调桄桄、汉调二簧戏班子又吸收利用曲子登台演出,发展为完整的曲子戏,并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具有音乐优美、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表演细腻真切、板调变化灵活、地方色彩鲜明等特点。民间有72大调、36小调之说,深受人们喜爱。流行剧目有:《打樱桃》、《打面缸》、《二姐娃害病》、《大钉缸》等折子戏。建国后,专业、业余剧团曾创作移植演出现代曲子戏如《雷锋》、《卖余粮》、《渡荒年》等。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