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油炸馃子和油糍儿
西河人好酒,更好客。认识的,不认识的,过路的,走亲戚的,一律“过门为客”,热情相待。 客来,还未到吃饭时间,主人家就急不可耐, 煨一壶自酿的甜杆酒,摆一盘酥香的馃子,与客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馃子”与别处的馃子有别,本地的老年人把油炸的小麻花叫“馃子”,不知是什么缘故。因为馃子又香又脆,所以民间有言:“吃着馃子说脆话”。
酒要敞开了喝。主人一杯一杯的敬,客人盛情难却,一杯又一杯回敬。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所描写的恰如此情此景。这酒的味道,又这般的香甜,不知不觉中,醉一场也无妨。唯有这样,主人家才认为客人是真的尽兴了,主客之间的感情也会更深一层。
客走。主人会拿出备好的油糍儿,用一根细蔑片儿串上,让客人带给家人。那是以前。
现在的年轻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交通的便利,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已经不再那么老套了。馃子和油糍儿,曾经的那份馨香,那份温暖,早已根植在记忆的心底里,供我们闲时回味。
油糍儿,成了早点,现炸现吃。
听说街上有一家卖的,味道不错。我慕名而去。
老师傅手艺娴熟,自有套路。几个动作连贯,绝不拖泥带水,只见他左手 拿一特制的圆形铁勺,其勺子中间逐渐突起,与勺沿差不多平。右手舀一小勺米浆,倒入铁勺内,然后放入油锅里炸。手轻轻摇动勺柄,米浆逐渐成型,然后拿筷子头在勺子凸起处轻划一道口子,就成了四周厚,中间有孔的油糍儿了。伴着呲呲的油响,白色的米浆渐渐变黄,变硬,此时翻面,稍炸几分钟,等油慢慢地像冒汗一样,从油糍儿里往外钻,就熟了。捞起,放油锅上的铁架子上,稍微沥下油,就可以吃了。火候很重要,不能炸的太嫩,太嫩了油出不来 。一般来说,不老不嫩最好吃。
也有少数人喜欢吃那种嚼起来嘎嘣脆响的,那就多炸会儿,不费事。老师傅不忘问一声,要老的还是嫩的,再根据顾客的需要,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终于等到空闲时候,我与这位老师傅才有机会聊天。 说起他们家炸油糍儿的历史,老头儿娓娓道来,自豪溢于言表。 过去,这个地方还没有专门卖早点的铺子,逢年过节,家家要准备各色小吃,当做过年的礼品互相赠送。有的蒸馍,有的炸馃子,炸馓子,炸油糍儿。 为了不重样,各家也有互相商量的,李家蒸馍,张家就炸撒子,尽量图个花样不同。而炸油糍儿,必须要有专门的器具,村里少数几家才有,有需要的就提前打招呼,十个,二十个的定做。久而久之,便有了这家专门卖油糍儿的铺子。他本人则是子承父业,算起来也是老字号的店了。 我说以后要学着在家做油糍儿,老师傅很高兴,给了我“秘笈”。
第一点,提前一晚泡米,黄豆。米和黄豆的比例为8:1。冬天可以稍多一点黄豆,夏天少点儿。
第二点,第二天早上磨浆。最好是手工石磨,比用钢磨打出的浆好吃。
第三点,米浆里加入适量葱花,花椒,盐等。 最后一道工序,当然是炸油糍儿了。师傅现场指导,理论上基本学会。
今天的风味小吃就是油糍儿夹馍,外酥内香,比肉夹馍好吃多了。这一天,不虚此行。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