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县之城南咫尺,一条悠长曲蜒的深谷,溪流潺潺,翠岗起伏,绿映庄户,林隐歌鸟。深山远处,亦有山野农家与白云为伴,是怀旧的人在那里享受着古老的恬静,守住记忆中不可消失的乡愁;山下谷地,一方别致风景,新楼林立,错落比肩,一幢幢豪华别墅依山傍水,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山岗之间,清新富氧的气流带给时下庄户人如意的消闲和追梦的甜蜜。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音乐在山谷回荡,人们在节奏中轻歌曼舞,享受着现代时生活的欢乐气氛;城里人心中的世外桃源,朝暮轮回,结伴同行,漫步在山间大道上,分享四时变化的田园风景,追寻乡下人的生活乐趣,还常常带着家人和亲朋在这里来品位乡下美食。流连忘返的人流,驱走了昔日的寂寥,让这里有了城市的繁华,“美食第一村”的名声鹤起。然而,承载这一地域根脉的名字并不起眼,叫纸坊沟。时下留给人的印象很有魅力,那是春来漫山樱花与桃李争艳,秋来黄橙橙的木瓜盈枝,更有茶花芬芳飘四季,浓郁的特色美食,吸引着时下人们去追寻它曾经的故事。
纸坊沟,由旧时造纸钱的厂房而得名。是农耕文化中手工制作竹麻产品的作坊,生产的纸为“火纸”,也称“冥钱”,专作祭祀用。一般制作的纸分三类,一类称为黄裱,专作祭神用,是虔诚的人们敬奉神灵的“香火”用品;一类是“火纸”,通常用为祭祖,发给祖先的“冥饷”和故去亲人的“纸钱”,是对亡故者的缅怀和思念的寄托。因此说,“黄裱用于庙堂,火纸用于孝堂”。但他们的原料都是“竹麻”,用竹子纸浆做成的;纸坊生产的纸还有一类是“皮纸”,是用构树皮纤维酿造的纸,因为比较细腻质软,往往用来为纸钱“封包”,“缠灵”,也可以用来书写,比火纸用途更加广泛。旧时纸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为发酵池,往往占地半亩左右,将成捆的各类竹拥入池内,要将竹丕用生石灰水浸泡数月,将它软化为粗纤维;一为水车碓房,是水轮车带动碓头,将竹纤维反复冲击捣细的机械工具;还有一部分就是纸浆沉淀池,用来拌匀纸浆,进入滤纸的程序,经此三道主要工序,“纸钱”将会出笼。就这么一项看似简单的作坊技艺,却是先辈从天工开物的发明创造中传承下来的。纸坊沟连接着古老的文明,虽不及今日的繁华,但生产的祭祀“纸钱”敬奉庙堂,祭奠孝堂,连接着周围的十里八乡,曾是祖辈人信奉神祗,传承孝文化的作坊基地,昔日也是很红火的。
纸坊沟,溪流发源于马盘山,是山地文化让这方土地异彩纷呈。马盘山,古为兵马牧场而得名。乾隆县志载:“马盘山间周边十里许,土瘠不甚播种,今为营汛牧马坊,牧兵马一百二十二匹。”又有民间传说,马盘山间曾现雾霭紫气升腾,有白龙马腾跃于彩岚之中,乘彩虹饮马山下马龙潭而遗名至今。精美的山地故事与国人崇尚的“龙马精神”相契合,是一方灵秀山地之魂,引领纸坊沟人奋起搏击,告别传统农耕习俗,营造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秀美的休闲家园。
马盘山为解放平利,曾经立下赫赫战功,是纸坊沟人引以为荣的。那是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于平利城郊马盘山,萧家山,濛溪垭,关垭子一带设防,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掩护下,顽强地阻击敌69军、27军、98军共5个师的集团性进攻,歼敌副师长以下一千余人,十四天的浴血奋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赢得了平利第二次解放。许多先烈捐躯于马盘山,长眠于纸坊沟东侧山凸的烈士陵园,至今烈士留在马盘山工事、战壕、掩体犹存,是纸坊沟见证了那场撼烈山河的史诗壮篇,也是纸坊沟人永远的记忆,时下人们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的红色基地。
山地文化为纸坊沟增添了精彩,市井相连的区位优势,让这里成为“美丽乡村游”接待服务的休闲中心,亦为城里人游览休闲的聚散地。“游马盘山,吃农家饭”,这就是游人心中的纸坊沟!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