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沟其实不是沟,而是一个村落,位于女娲故里平利县北大门——西河镇的一个小山村。
向当地人打听过五郎沟名称的来历,一说是村里有五条梁而得名。一说是很久以前姓杨的和姓郎的在村里相对而居,为了避免“狼”吃“羊”,在两姓家族中筑一条梁,姓杨的那边叫杨家岭,姓郎的这边叫五郎沟。这种说法似乎也在验证着西河镇杨家岭的来历。
五郎沟因杨五郎而得名的传说则流传的更广一些。据说杨五郎曾从此经过,并在此留宿一晚。后来杨家人为纪念杨五郎,在此建造庙宇一座名曰五郎庙,因村子有大小两条沟,便叫大五郎沟、小五郎沟,后来统称五郎沟。五郎沟因杨五郎得名后,慢慢地便没有了姓杨的户族。据说,在五郎沟居住的杨姓人家,住一户败一户,后来姓杨的便改为姓杜的,排行却是沿用杨族的排行。还有一种更为邪乎的传说,五郎沟的树林如果被盗伐,对面磨沟的树木便蔫了枯竭了,盗伐的一走,磨沟山上的树便又生机重现。
这些被一代又一代人流传至今的古老传说,给五郎沟披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走进五郎沟,一层一层揭开那些神秘的外纱,一个颇具原生态农耕历史博物馆风貌的古老而又现代的村庄,呈现在你的面前,那份自然而清新的气息,瞬间攫住了你的心。
从西河镇出发向东北方向,沿蜿蜒的乡村公路盘旋而上,行驶六、七公里,便被拥入了五郎沟的怀抱。
这是一个耸立在高山上的坡形村庄,沿坡而上的梯田和水田,是这个村庄独有的名片。160多户村民散落在这个村落中,与山坡浑然一体,恬淡自然。
站在坡的任何一处,你都能看到一层层拾阶而上绿油油的梯地,你不禁会感叹五郎沟人与田和地的那种情分。在一些村庄,由于年青力壮的劳力外出务工,村里好田好地渐遭荒芜的命运,而在五郎沟,田和地依然像被神明样敬奉着。尽管男壮劳力也外出务工,但留守在家的人们依然精心地伺候着土地和庄稼。这些,无不折射出五郎沟人优秀的传统。村支书介绍,五郎沟的梯地,大多数是大集体时土地到户之前,全村人集体汗水的结晶。在享受到改造自然带来的好处,感受到改造土地为农家人带来的恩惠后,五郎沟人把修田造地的优良传统一直沿续了下来。土地到户后,家家户户把自家的土地一样修建成梯地,在便于耕种的同时,也造就了五郎沟区别于其他村庄的一大特色。一位名叫刘修志的老人被奉为五郎沟人修田造地的模范和典型,对待土地比对待自己的孩子更加用心。一遍遍地翻土,一遍遍地捡拾土块,如同为小孩子一只一只捉掉头上的虱子。孩子干净了,土地也松软了,踏在松软的土地上,感觉是多么的亲切和踏实啊。正是有刘老这样爱地如子的五郎沟人,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把爱护土地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沿续至今。在经年累月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五郎沟人对土地呵护倍至,爱戴有加,土地便给了五郎沟人丰裕和富足。
如今,在你面前的村庄,植被茂密,庄稼茂盛。正值盛夏时节,一垄一垄的玉米粗壮茂盛,预示着一派丰收的景象。一畦一畦的水稻碧绿浓密,挤挤挨挨,簇簇拥拥,随风摇曳,婀娜多姿。一池一池的荷塘,荷叶阔大圆润,搔首弄姿,风情万种,荷花尚待字闺中。树叶泥土的清香、花儿草儿的芳香,弥漫四季,弥漫在村子的角角落落。
土地的肥沃,得益于水的滋润。原以为居于高山的村庄定是缺水的。但五郎沟不同,虽居高山,四季水源很是充足。村支书自豪地说:我们五郎沟的水是全镇最好的水,是从高山上引来的山泉水。支书介绍,这是村里实施引水工程后,为村民带来的实惠。山泉水,始终滋润着世世代代的五郎沟人,灌溉着五郎沟的数百亩良田。“龙井”,是五郎沟的一口神井,在村里的黄家院子旁边,向阳,井下有蓄水池塘,前面梯田层层。井的上方,有五郎沟人为这口“龙井”立的碑,碑首为“同结善缘”几个大字。从碑文看,这块碑立于大清宣统三年。经过一百多年,井依然完好,碑亦保存完整。从保存如此完整的井和碑来看,五郎沟人对这口龙井是多么的尊敬!龙井有一人多深,井水来自深山,四季水源丰沛。冬季井面薄雾缭绕,夏季井水沁凉刺骨。从井旁摘一片树叶,折成漏斗状,轻轻弯下腰,从井中掬一叶清泉,轻抿凉爽之极,或直接双手捧了井水豪饮,更是酣畅淋漓。你喝的是泉水,更是对这口一百多年来滋润着五郎沟人的龙井的一种敬畏。
村里的院落,依然是古老的土墙房,这是五郎沟人的又一大传统。五郎沟人擅木工活,对土木结构的房屋颇有研究,在经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盖出的土墙房古朴大方,外观非常规整,而且冬暖夏凉,最适于居住。当然,五郎沟人也并不缺乏作为现代人的智慧,他们正在研究对土墙房实施现代化的装饰装修,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装土墙房。
随意走进一户院落,院前晾晒的粮食、干菜,等等,足以昭示着村民的富足。一些古老的传统工艺在这里依然保留着。春末夏初,洋芋出土后,大的留作日常的蔬菜,小的则清洗干净,磨成洋芋粉,晒干装袋保存,日常或待客时与鸡蛋混合制成蛋皮炒腊肉,清香可口。不大不小的切成丝,用开水焯一下晒干,带给在外工作的儿女,或留待冬天新鲜蔬菜较少的时候食用,都不失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鲜的金针菇摘下来直接晒干,四季豆切丝蒸熟后晒干,长豆角切成一至两寸长的小段也一样过开水后晒干,新鲜红薯磨成粉制成红薯粉条,都是勤劳的五郎沟人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在菜的香、饭的香的引诱下,你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朴实的农家人都会热情款待,如果刚好碰上主人家正在吃饭,一个热乎乎的葱油饼连同主人家满面的笑容一同奉到你的面前。或许,你稍座片刻,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几个地道的农家小炒,几杯农家人自醉的美酒,一摞香喷喷的油饼,一碗清香的红枣稀饭,就摆上了古老的小八仙桌。你被作为上宾,让到主席的位置上。即使你平常滴酒不沾,这时候你不会不由自主拿起酒杯,敬主人家一杯。因为,你喝的不是酒,而是对农家古老文化传统的一种尊重。这不是茅台,不是五粮液,不是剑南春等等任何一种高档酒,而是农家人用自产的原料自酿的甜杆酒、苞谷酒、谷子酒。在大集体后,五郎沟人把酿酒的工艺保存至今,酿出的酒口感醇正,绵甜怡人。用自酿的酒招待客人,也是五郎沟人对客人尊重有加的另一种表达。在与主人边吃边聊的过程中,你会惊叹农家人的质朴厚道、知书达礼,你还会了解到五郎沟的黄家、刘家两大家族人的前世今生,兴致所致,主人会搬出自家的宝贝,两三本虽然泛黄但保存完好的家谱。你如获至宝,对着这些宝贝忙不迭地翻看、拍照、摘录。
酒足饭饱后,在村里随意走走,你会感受到古老村落的现代气息,水、电、通讯设备十分完备。曾经流传很久的“五郎沟,高又陡,干部下村溜着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昔日情景已荡然无存。村中的道路井然有序,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这是户户通工程为村民带来的福音。村里的田边地头依然保留着古旧的石砌台阶、踏步和护坡,完好整齐。由此可见,五郎沟人对先人遗留下来的古老传统工艺是多么的尊重。
如果你热爱考古,这里有古宅、古井、古墓,完整的碑文和家谱,古旧的石砌台阶、踏步、完整的护坡,传统的农业和工艺,活脱脱一座自然生态历史博物馆!如果你仅仅是喜爱田园风光,那么你走对了地方,这里,有茂林修竹,有层层的梯地和水田,飘香的瓜果蔬菜,成群的猪狗鸡鸭,朴实的放牛郎,地道的农家小炒,自酿的特色美酒,好一幅闲适、恬淡的乡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