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汉滨双龙 龙文化寻踪游
(1)资源基础
双龙是巴蜀龙文化的发祥地,有很多有关龙的典故,相传马家河和方家河是由两条龙化身而来的,这两条河在镇内交汇处各有一桥而得名“双龙桥”,后改名为双龙镇。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古镇逐渐发展成今天的面貌,但在当地的民风民俗中仍然蕴含着丰富的龙精神。
(2)开发思路
龙潭峡内自然资源丰富,奇石崖壁耸立,河流清澈见底,整条峡谷被千年龙文化气氛所笼罩。以龙潭峡为载体,以原始龙图腾文化和龙的传奇故事为背景作为产品的开发主题和主线,对龙巴的图腾崇拜文化进行了解剖和展示。
(3)产品内容
龙图腾体验游、龙文化寻踪游
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而伟大的国度,各种文化五彩缤纷,枝繁叶茂。那么,支撑这棵文化大树的根究竟是什么?学界有的说是炎黄文化,有的说是儒家文化,有的说是道家文化。我认为,这都不准确。判断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必需起码具备这么几条标准:历史性、共通性、代表性、支柱性、连续性。也就是说:根文化必需诞生最早,各民族认同通用,是诸文化的代表,是民族信仰的支柱,长期传承不间断。
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将会越来越被华人所认同。但如何传承、弘扬、光大龙文化,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龙文化虽然历经八千年,由帝王与民间共同打造完善。但是,伏羲之后的整个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个自在的过程,我们现在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让其进入一个自为的发展状态。当今龙文化的发展问题已经被某些地方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民间专门研究龙文化的机构日益增多,各地争相打造龙文化的项目不断创新。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
总之,从历史纵向上看,没有哪一种文化比龙文化更经久不衰;从地域横向上看,没有哪一种文化能象龙文化一样使五十六个民族的绝大多数华人喜爱有加;从政治高度上看,没有哪一种文化现象能象龙文化一样被提升为民族象征和民族精神。可以说:龙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始祖文化、精髓文化。
我们只有确立了龙文化的地位,弥补民族信仰的缺失,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龙的“团结、融合、善变、造福、奋进”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世界华人真诚互信为“和谐中华”这个总目标共同奋斗。这也是我们提出当前要发展、弘扬龙文化的伟大现实意义。
双龙桥马家河和方家河的故事
安康的双龙桥是香河源头横跨马家河和方家河的一座一桥连三地的小桥。千百年来,桥的材质、造型、结构、大小在变,而桥的搭建地点致始不变。竹桥、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在人们的记忆里、在老人的口中、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留有讲不完的故事。让许多学者始终解不开的是马家河没有姓马的,方家河没有姓方的,马家和方家都到哪里去了?只有那涛涛的香河水能讲述这不为人知的故事:
秦始皇在巡游中暴病死去,赵高、胡亥、李斯密谋篡改圣旨,逼死秦太子扶苏,太子妃带着太子扶苏两个年幼的儿子,在祭祀汉水河神的途中闻讯后,便在家丁、随从的护佑下逃进了香河峡谷。怕遭受秦二世胡亥的追杀和迫害,隐姓埋名,藏秘在香河峡谷中,将长子改姓马,带家人随从护卫住右面的小河,就是现在的马家河;幼子改姓方,带家人随从护卫住左面的小河,就是现在的方家河。在古代右大左小。有史料记载:马姓的起源可以追根溯源到尧舜时代,唐尧有位大臣,叫偃皋陶,官居大理之职。皋陶有一子名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招其为駙马,将姚姓公主妻之,赐其为嬴姓。伯益在朝佐虞舜训养鸟兽,其后承传此技,尤善豢马,并世以此为业。姒禹称帝,以嬴伯益为辅,姒禹崩,嬴伯益即帝位。伯益在位三年,被姒禹之子姒启所迫,退隐于箕山。夏朝末年,伯益后裔费昌去夏归商,为汤武王车御,因佐商灭夏有功,封为费侯;商天子太戍时,伯益后裔中衍为帝车御,功封诸侯;周穆王时,中衍后裔造父为天子车御,驾八骏车载周穆王西游,后以平定徐偃王之功,封于赵城,并赐姓赵;周孝王时,中衍后裔非子为天子御马有功,封于秦,袭嬴姓。秦从秦孝文王(安国君)嬴柱开始就信方士,到秦始皇,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秦始皇身边的方士(术士)卢生、侯生、徐福等都是有史记载的,卢生、侯生戏弄秦始皇以后一起像钻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逃出,头也不回地远走高飞了。徐福更绝,向秦始皇要了三千童男童女远走天涯海角。由此不难看出太子扶苏的两个儿子,老大改姓马,承其祖姓,愿先辈的在天之灵护佑他们度过灾难;老二改姓方,愿神灵保佑他们平安无事。幸运的是秦二世登基以后在宫内屠杀了十二个兄弟和二十多个姐妹,还没腾出手来在全国范围内清查太子扶苏逃亡的两个儿子,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刘邦进咸阳后与子婴有约,后来刘邦又被封为汉王,安康属刘邦管辖;刘邦登当皇帝以后,也没追剿秦太子扶苏逃亡的两个儿子。
秦朝许多大臣、将军、学士为了保护秦太子扶苏逃亡的两个儿子做了许多努力和贡献。相传秦太子扶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出手保护了商山四皓即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周术、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被秦太子扶苏保护后隐居商山,一叫做东园公,一叫做夏黄公,一叫做绮里季,一叫做甪里先生。世称“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当皇帝以后多次请四位出山到朝廷当官而被拒绝,四人受秦太子扶苏之恩,发誓不做汉朝的臣民不吃汉朝的粮食。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四人正为刘邦死了以后,新的皇帝会清剿秦太子扶苏逃亡的两个儿子而犯愁,接到汉朝皇后吕氏的聘请书,向吕后和太子刘盈约定,保住太子地位以后,保证不清剿秦太子扶苏流落民间的后人。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侍奉在侧,四个老人跟随在后。刘邦突然见那四个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开外,胡须雪白,衣冠奇特,非常惊讶,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多年来我一再寻访诸位高人,你们都避而不见,现在为何自己来追随我儿呢?”四个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轻慢高士,动辄辱骂,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期待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刘邦说:“那就有劳诸位今后辅佐太子了。”四人向刘邦敬酒祝寿之后就彬彬有礼地告辞而去。刘邦叫过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说:“我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看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他了。吕雉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刘邦强颜欢笑:“你给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刘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登基当了皇帝,吕太后独揽大权,杀功臣、灭皇族实力派、排除异己乱杀无辜,但始终没有追剿秦太子扶苏逃亡的两个儿子。
双龙镇是一个居住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小乡镇,出去几户大姓:王、陈、李、刘、罗等,还有许多少见的姓氏:缪、祝、夏、康、陶、程等。据传说这些姓氏的人当年都是跟随秦太子扶苏的两个儿子一起逃亡到这里的。缪姓起源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荣,谥号为“缪”(同“母”)。读音为“妙。祝(Zhù)姓源出自姬姓,为黄帝之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夏姓源出于姒姓。相传禹的母亲女志曾梦见流星陨落变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后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于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夏朝灭亡后,禹的后代就以夏为姓氏。另外,夏姓还有一支出于妫姓。春秋时期,陈宣公的小儿子公子西字子夏,他的孙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夏氏。康姓起源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商纣王后裔)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陶姓源于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程姓源于出自姬姓,为荀氏后裔所改,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 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秦王朝亡国后,其后人隐藏在香河峡谷中,这群人虽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耕技术,由于峡谷中土地稀少,主要还是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生活极为艰辛。传说在汉景帝时,马家人回到了关中;方家人到了南方,投奔南越王赵佗。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