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红叶满山的十月,塔云山景区工作人员陪同《美文》期刊副主编安黎等,越过土地岭的云天雾海,跃上风和气爽、苍翠欲滴的塔云山,沿途西安客人、信女靓男、摄影团体络绎不绝,他们高兴地说:自西安上高速,到镇安东坪服务区拐水泥公路,一路绿山秀水夹道,两个小时就到了。这么便捷的风景区,将会吸引西安大批游客假日旅游。 塔云山位于镇安县西南35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1665.8米,县志称为“邑西仙境”。山上道观据考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有灵官庙、玉皇殿、娘娘殿、祖师殿、八仙堂、倚天门、金顶观音殿等建筑。近几年政府与天坤建设集团总公司联手重点投资塔云山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对宫观颓者复之,神像朽者修之,使道观面貌一新,水电路通达。新建起山门牌楼、服务中心,重修“堰塘”称“天池”。增设惠风亭。开辟出环形登山石道,形成数公里长的主景区。游人至此,立即领略到秀、竣、雄、奇的自然风光,感受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观山前劲松蔓草遍含道骨,听岭后涛声竹韵半带仙风,回望山下云遮雾绕,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多次地登临,使我不断地领略到塔云山神奇的历史文化遗产。
金顶建筑显奇迹
塔云山是左右山峰夹着的一座孤峰,道观依山而建层叠而上。倚天门阔不过一丈,左右山墙与崖壁一般齐。进倚天门,登二楼可拜关圣帝神。向前,登石阶可直上金顶。石阶纵16道,横3米,但由于两侧空绝凌云,游人至此,白云青嶂就在眼前,望之无不胆战心惊,只得拉着铁链子匍伏而行。
金顶建在主峰突兀处,4根大石条作庙基,一半置天然绝壁上,一半置人工修砌的石座上。庙宇三面凌空,四檐角挂的铃铛迎风叮当悦耳,二龙相逐的雕塑布在檐口,活灵活现。“慈航普济”石刻镶在门头,昭示所敬之神为慈航道人。石门凿对联,古朴精美。庙顶里面呈穹窿形,面积不足6平方米,置观音、供桌、拜垫等,有道士一人,再只能容一人焚香跪拜。其设计之巧妙,建筑之智慧,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神交古人念功塔
金顶山脚有座石塔,格外引人注目。塔身两层,6棱形状,历尽百年,石洁如玉。塔上有诗曰:“半生从未染红尘,自是蓬莱第一人。千古功名垂玉石,念功塔里贮阳春”。“果满善园千秋巩固,功高德厚万古流芳。”落款大清壬辰年(1892)。这些诗句皆是歌颂清末塔云山主持道士成明达的。他超凡脱俗仿效古人:“十五岁割臂疗亲,二十一岁割臂疗舅,二十五岁割臂疗兄。”此类在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才能看到的神话传说,竟被成明达践行,令人称奇。成有功于塔云山,更令后世钦敬。他“四十四岁因目疾出家,携带私财在塔儿山(原名)为主持道士,烧香礼佛,谨守清规。山中旧有乾隆以来所有山地久已当卖,宫观倾颓,神像朽坏,日用斋供一无所有。”面对这种破败萧条,生活无着的困难,成明达“芒鞋破衲,自耕自樵。复出私财稍为居积。在山二十余年,偿还山中的旧债一千百缗(一缗指一串麻钱,价值一千文钱,折合一两银子),烧砖琢石,重修山上山下庙宇七所,用钱五、六千缗;又施药费钱二、三百缗”。
成道士的人品德行深深感动了清代镇安籍盐政官晏安澜。晏系镇安清末进士,历任京官,因父亡“丁忧”守孝在家,几次游塔云山。见到山上重修资金匮乏,晏即致函陕西巡抚,一次捐赠塔云山8匹骡子的物资、钱财。骡子放牧的地方至今被当地人称作晏安澜放马坡。后依靠这批钱财重建起两层八间的“塔云仙馆”,方便了香客食宿。光绪十七年(1891),晏安澜“服尽,携眷入都”前,又一次登上塔云山,会同镇安绅士名流,亲笔写下《念功塔合同碑》,对69岁的成明达身后坐化塔的修建进行了安排。并将“塔儿山”易名为“塔云山”。次年,成明达园寂,坐化于此塔中,道徒又雕几吨重的成明达石像,即人们在八仙堂石龛中见到的石像。
公馆楹联感天地
塔云山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现尚存残碑断碣五十多通。仔细辨认,其中不乏优美的“序文”及精湛的书法。我在收录《商洛碑石选编》一书中曾收录的《寿永功高》碑、《念功塔合同碑》,已被文物管理所置于念功塔之侧。本次游山将已,坐公馆门前小憩,举目大门边古瓷片镶贴的一副36字楹联,立即被它流畅的行楷书法,精美的文彩,磅薄的气势所感染。
五千言为道德宗,玉振金铮,今古乾坤真橐龠
百二关乃神仙薮,鸾翔凤翥,汉唐宫阙此蓬瀛
至于何人何时撰文书丹?已不可考。然对联笔划工整,瓷片熠熠发光辉煌如初。上联写老子的《道德经》五千句,警世振耳,是古今天地间世人修身养性的美妙音符节拍。下联引用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句的“百二秦关”(指的是函谷关、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后即指陕西省),写陕西是汉唐王朝的宫阙故都,塔云山就是神仙居住的蓬瀛仙岛。这副气贯长虹的楹联,是其它地方所未见到的。
金石文物证渊源
塔云山古刹最早称“观音庵”。殿中现存500多年前的石观音,其底座高20公分,观音像高80公分,通体金色。观音慈祥的面容,头顶发髻上的花环,垂肩的大耳,飘逸的衣裙,纤纤右手伸出作掐算状,左手持甘露净瓶,肘臂枕着经卷,安逸地打坐在波涛汹涌的莲花座上。由于长期享受香火,脸庞遍染烟火之色,是开山时的珍贵文物石塑精品。
大殿还悬挂着一口明代嘉靖六年(1527)十一月造的小铁钟。这口钟的时间,将县志记载“塔云山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600)”的历史,推前了70年,堪称镇山之宝。该钟铸龙头钮,钟口呈云朵状,分为八瓣。钟身四格文字,记载三、四十位功德者的姓名。序文写道:“大明国陕西西安府商州镇安县旬河里老虎沟观音安[庵],开山历代宗师,憨无碍宝藏得遇佛来赖入空门恧生浪死发心,造钟一只、灯盏二。”塔云山最近的住户就是北边几里外老虎坪,那里住着十几户人家,但从来无庙。这老虎坪即是明代的老虎沟。老虎沟所谓的观音庵,就是塔云山金顶观音庙。据当地老者说:塔云山大殿原挂着两口铁钟。大钟的钟口比头号锅口还大,敲起来声震数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毁掉了。这口小铁钟,曾被一位教师背到学校使用,数年前又回归山上。按钟上“开山历代宗师”句可知,在造钟之前,山上就曾经历多位主持宗师,那么,塔云山建庙时间自然更早了。当在明永乐皇帝大修武当山道教宫观之后的宣德年间(1426-1436)。这时是道教最盛之时。此后,塔云山除金顶观音外,又塑起真武祖师像,成为佛道合一的道教胜地。
塔云山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然美与和谐的人文美,历代文人官员不乏朝山题咏。山上一通清光绪十二年(1886)“寿永功高”碑,署名官员就有镇安知县及本县进士等10多人。近日,陈彦、章登畅、陈正斌等镇安乡党,形象地将此景区主题词定位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大家都深感用词贴切。正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位佚名者题壁诗所赞:
“金顶旋转在九霄,脚踏飞云魂飘渺,果是人间一仙景,天宫胜景独这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