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前395年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粱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宠臣景监的引见,公孙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正中孝公下怀,“二人交谈三日夜,孝公仍不解瘾。”孝公随封他为左庶长,不久又升为大良造。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卫鞅在秦国大规模地实行了两次变法。通过变法,秦国农业得到巨大发展,军队战斗大大加强,秦国由此走向强盛之路。公元前340年,秦魏交战,卫鞅擒获魏公子昂,并收复秦国河西失地。凯旋归来,秦孝公将秦楚交界处商於15邑封给卫鞅。从此卫鞅、公孙鞅又被人们称为商鞅,号商君。
商於15邑包括今天陕西省商洛市辖区、商州区全境、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河南省新野县、淅川县、内乡县、西峡县及南阳部分地区。总府设在今丹凤县商镇。一日,商君率随从到商南(当时称雍州邑)境内打猎,在东南山区,见此处山势巍峨,峡谷幽深,当地人称金丝峡。商鞅大喜,随吟诗:“巍之峨兮,天之阶梯;峻且险兮,难觅鸟迹。”认为此处可藏奇兵,于是令心腹将领于金丝峡秘招三万精兵,昼夜训练。此事大型历史连续剧《大秦帝国》亦有记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