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口号
一位平日少锻炼的驴友走不动了,折了路旁一树棒当拐杖,遭到大家一致谴责,驴友们故意开玩笑给他上纲上线,说这行为违反了《森林法》,是破坏生态环境,应该拘留起来。
“打倒×××!”、“×××是大坏蛋!”有驴友配合地喊口号,还夸张地跳起来,声情并茂,大家又是一阵猛笑。
那时,学校、大队、公社动不动就开大会,开会前一般要呼口号,就是一个人带头大声喊一句话,诸如“毛主席万岁!”、“社会主义好!”之类的,其余的人都跟着大声重复喊一遍。我们觉得很好玩,特别是大人们呼口号抬臂的动作特别有趣儿,有的把手臂伸的直直的,握紧拳头从一侧划过头顶;有的是握紧拳头曲臂先在肩膀停留一下,然后猛地一伸;有的可能左右不分,老出错,每次都是先出左臂到半空,发现不对,赶忙收左臂抬右臂,人家喊口号大不了动手臂,他是全身都得动,极不协调。领呼口号的人喊的是普通话,那震天欲耳的都是普通话;领呼口号的人说的是方言,那震天动地的一律就是方言了。
有次上劳动课,班主任让同学们提起精神喊口号,大家都不好意思,推来推去,老师正在前面将就鼓励班干部带头喊,就听后排一个同学大声叫:“打到狗娃子!”同学们还以为喊的口号,稀里糊涂赶紧接“打到狗娃子——”。喊过后方明白上当了,于是大家“轰”的一阵嬉笑。小名叫狗娃子的不答应了,反应过来后也挥臂大声喊:“打到羊娃子,羊娃子是叛徒!”这回,大家都明白,但故意装糊涂跟着高声大喊,劳动队伍一下活跃起来,老师也被同学们逗乐了。
唱歌儿
“姐在哟园中哦,摘黄瓜哟……”爱唱歌的驴友终于开金口了,大家伙儿不约而同地跟着哼起平利有名的民歌《摘黄瓜》。一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惬意、轻松。
那时,农村学校特别缺教师,一个村也没几个高中毕业的,音乐老师请产假了,学校就临时请了个村里的老艺人教我们唱歌。
这老艺人在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吹拉弹唱样样会,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没他,场子就开不起来。
老艺人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把他的二胡、笛子和唢呐等家什都随身带着,废话不说,先吹了我们称之为喇叭的唢呐,接着吹笛子,然后拉二胡,我们个个都震撼了,兴趣极大,跃跃欲试。第二节课,老人家不卖弄他的乐器了,说要教我们唱歌,我们个个背着双手等他开口,只见他闭上双眼脖子一伸,“妹呀、姐呀”就开始了。我们更来兴头儿了,扯起个喉咙跟着唱“妹呀、姐呀”。
现在回想那腔调,应该就是如今已申报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我们很荣幸地从小就及早地接触了当前名声大噪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只可惜老人家给我们上了两节课就被学校撵走了。据人讲,老人向校长要代课费,校长是这么说的:“祖先人啊,你二回再莫来学校了,你把我害苦了,我已在公社做了两回检讨,年底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关!”
——那年月,到处唱革命歌曲,你“姐呀、妹呀”,就是资产阶级、封建主义,没批斗打倒你就万幸了。
这以后,校长可注意这方面了,有次学校开大会,校长说我们学生应当和解放军一样,要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说着就双手打拍子起了一首革命歌曲让我们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预——备——唱!”
我们一操场学生和着他的拍子开始大声唱,可大家只唱了一句就唱不下去了,为啥?你试试,看能唱下去吗?这首歌的歌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开头一句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是“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不会唱歌的校长以为第一句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起错了!这是我在普济寺小学上了三年学,唯一一次听校长起歌,以后他再也不起歌了,要唱也是音乐老师起。
借衣服开会
行程过半,我们也出微汗了,有的驴友脱掉了外套,露出更时尚的运动服。说实话,自从我们加强户外锻炼迷上徒步,个个配齐了装备,旅游运动服、鞋、帽、手套至少两套,背包、水壶、墨镜,连创口贴、纱布、红药水等都一个不少。
那时候穷啊!说起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相信不理解,家里临时缺个醋、盐或工具什么的,到邻居家借借,有情可原想得通,可那时还兴借衣服穿,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就迷糊了。
那时候每个人没几件像样的衣服,平时在学校、小队、大队甚至社里,没啥,可要到县城、地区、省城,那得了啊,就像现在出国一样,不收拾收拾怎好意思出门?最起码要穿没有补疤的吧,怎么办?现做、现买,不现实,也做不起、买不起,只有借!
我父亲一身洗得发白的四个兜的蓝套装就被学校附近一位贫下中农借了好几次。父亲人高马大,一米八的个儿,村上正好有位贫下中农也是大个儿,记得第一次到我家是拿着两个又大又圆的红苕苞谷糖,先逗我们兄妹玩儿,好半天才说明来意。
原来他被公社评为农业学大寨模范,要出席县里的群英会,想借身像样的衣服,公社给他借了好几件都小了,他说他看见过父亲,身高可能差不多,就指望这了。母亲是个热心人,借了辆自行车连夜赶回城里,把父亲这套得意的蓝套装奉献出来。
后来这位老当先进模范的大个儿借的多了,父亲就让母亲送给他算了,母亲可舍不得了,说留着等我们长大了还能穿。若干年后,我们兄妹四人都不争气,竟没一个长到父亲块头的,那套洗得发白的四个兜蓝套装最终压到箱子底没再用上,当年送给那位贫下中农就好了。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