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我是去过的,不过那里本是“汉昭烈庙”,昭烈是刘备谥号,也就说本是刘备的地盘儿。不过老百姓才不管什么君臣同列,诸葛亮在里面,那就叫武侯祠。一晃十年,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据言门票已和杜甫草堂一样,早涨得不成样子。
汉中也有武侯祠,世称陕南武侯祠。“景耀六年(263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近墓立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因为是后主下诏修建的,所以这里被世人视为正统,虽不见得是天下武侯祠中最大最好的。“近墓立祠”——这里既有武侯墓,也有武侯祠。
沔阳,今勉县,在汉中以西四十五公里。沔水即汉水,经由勉县、汉中奔汉口入长江。
勉县武侯墓在城南六公里外的定军山下。定军山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好比提起朱仙镇就会想岳飞一样,听到定军山,就会想起诸葛亮,想到两军对垒各派一员大将下场猛砍,想到老将黄忠,以及言菊朋沙哑的念白“夏侯渊呐,我的儿~~啊!那时你不赶来便罢,儿若赶来,你中老爷拖刀之计~~也!”
去勉县照例是一个晴好的周日,吃过午饭从汉中出发,四十分钟车程就到了。近勉县时先左拐,去定军山下的武侯墓园。车向南行时,我的目光就在悄悄搜索定军山,言说定军十二峰,绵延十余里,远远看到了山的影子,并不险峻峭拔。渐行渐近,前面出现一列几座曲线柔和的丘山,那就是定军山了。当年诸葛亮就是在这周遭推演八阵图和研制木牛流马的啊!儿时看书,总对木牛流马无限神往。
到了武侯墓,进门处是一坡低伏的土丘,上有高大的树木,在冬日的阳光下满目苍翠,土坡左侧林荫之余还有一个非常豪华的厕所。右侧路旁有一处孤伶伶的建筑,远远看去,分不清是派什么用场的,走近了看,却像一座凋敝小戏台,台子中堂是一只彩绘的猛虎,上面还有人乱写乱画的痕迹,两侧楹联字迹模糊,经过艰难的辨认,认出来了写的是“忠奸贤愚,聊假今形传古教;治乱安危,为助风化伴粉墨。”——看样子果然是戏台,是祭祀时派用场的吧?
经小石桥越过一条沟渠,便来到武侯墓的内山门,山门正对面是一堵幽黑的照壁,门两侧墙内墙外都是极高大的古柏,参天蔽日,使墓园看起来清幽无比。
山门悬一联,联为清嘉庆间汉中知府赵洵所制:
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
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言指武侯死后,魏将钟会(钟繇之子,著有《周易尽神论》和《周易无互体论》)领军伐蜀途经此处,命手下军士不得妄动武墓周围的一草一木,不准伐木砍柴及放牧,足见武侯亦令对手所景仰!
入门来,两侧廊下是“三顾茅庐”“病卧五丈原”等壁画,从线条和用色来看,应该都是近年的作品。往里是一进小院落,院内两边依然是高大的松柏。前面是献殿,抬眼便见门楣上两块大匾“三代遗才”、“功盖三分”。人说诸葛亮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以三代遗才而功盖三分,这八个字当是诸葛武侯最精简概括了。
献殿往里便是大殿,进得大殿,有武侯塑像,羽扇平持,下列关兴张苞。上有匾书“万古云霄”(杜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我在殿下静默片刻,在武侯座前上了一炷香,想了想又替斗鱼上香一炷,尔后电话通知斗鱼——她才是诸葛武侯的忠实拥趸。
经由大殿往里,是一个墓亭,墓亭出去便是有白石围栏护着的阔大墓冢。墓冢高约五米,周长六十余米,状若覆斗,芳草厚被,上面竟长了一棵不知名的大树。绿色的墓冢在阳光下闪烁着灵性的光辉,经历一千七百多年,早没了一丝半缕的死气。墓后有两棵古朴苍老的巨大桂树,冠盖如亭,称护墓双桂,据言为三国所植。想是太老的缘故吧,两株桂树被人用铁架固定着,去时正值花期余声,地上落了厚厚一层褐色的细碎花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