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沙苑自古就是一个沙树浓荫,桃李芬芳,丰草青青,沙池遍布,风景优美的游览观胜之地。
隋炀帝在沙苑洛水两岸筑有“看花台”,“两岸桃花纷然,三十里不绝”,无异桃源仙境。而台“下有莲池,上起弛道”。池有官池、龙池、青池、莲花池、太白池之多,莫不清水丰盈,莲映红日,云蒸霞蔚,浮深淇荡,乃鼋鳖之乡,为鱼鳝乐土。唐时,沙苑监林茂草丰,鸟兽众多,王公贵戚多牵狗架鹰,骑马乘车,扎营结帐,挽弓射箭,狩猎之事蔚然成风。天宝13年9月9日,唐玄宗猎于沙苑,见孤鹤上翔,孤矢一发而中,鹤堕而复起,带箭飞翔东南方,此《龙文鞭影》中“佐卿化鹤”的故事。而今盛行于关中东部民间的“细狗撵兔”就是当时之遗俗。
沙苑腹地有九龙村,古名九龙泉。自古九泉同汇流,水香草丰洁。大荔古称同州,名源于此。诗圣杜甫有诗云:“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而更为盛名的九龙八景:“龙泉溥润年光久,亚冢流芬岁月长,君子莲池思品格,桃花仙人想衣裳,丛沙细浪萦千顷,洛水回纹旋一方,溪亭曙霭看隐约,蔬果春林试馨香”。无一不是天堂美景,人间仙境。
沙苑,曾引无数文人骚客,赋诗填词,纵酒高歌,浇块垒,解余愁。诗圣杜甫两次游历沙苑,留下了著名的《沙苑行》和《留花门》,使沙苑流芳千古。大诗人白居易迷恋沙苑风光,在沙苑筑《白楼》,结庐读书,《白楼》“北俯漆沮长虹,南面终南阜丰”,极一时之胜,有元稹“烟入白楼沙苑暮”状其景。以《枫桥夜泊》一举成名的唐代诗人张继遗作甚少,却在沙苑留下了“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的忧愁诗情。南宋大诗人陆游当年绕道沙苑,不忍别离,写下了“会当小住平戊帐,饶益南亭看华山”的抒怀佳句。以沙苑百里缤纷桃林为背景所编写的碗碗腔名剧《金婉钗》,故事缠绵、凄婉动人,堪称绝佳丽词,数百年来盛演不衰。“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平川”、“树外青山树底川,雨生云雾晴生烟”、“复有长春千尺亭,竹扉不隔华山青”、“漆沮河边两岸沙,绕堤十里尽桃花”、“朱扉新桂宇,流水古桃源”、“夕阳唯见牛羊牧,野树千嶂夹岸斜”等美丽诗篇,无不是诗人们对沙苑无限风光的匠心独韵,倾情诗话。
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
古老的沙苑,流传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凝结着沙苑人民的独特智慧和浪漫情怀。
流传在沙苑腹地八鱼村的“八女井”传说,人神共话,古朴悠久。远古时,此地是个大湖,人们以打鱼为生。玉皇大帝惩罚人类,干枯湖泊,地旱三年,寸草不生,五谷不长,人们纷纷逃往他乡,寻求活路。八位善良的仙女为解凡间之难,偷下天宫帮百姓挖井。即将见水时,被玉皇大帝知晓,他非常震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捉拿八位仙女。八位仙女一边与天兵天将拼斗,一边坚持继续挖井。井成水涌,极为甘甜清冽,可八位仙女却被捉拿上天,打入天牢。为纪念八位仙女的功德,人们树碑立传,建八女井牌楼,并改村名“八女井村”。自此,八鱼村风水独好,成为了沙苑富庶之地。明末清初,李自成兵败,转战商洛山中,其结义的八名兄弟,慕名“八女井”传说,便改姓为李,携金银珠宝悄然下山,偷渡渭河来到八鱼村潜藏隐居,世代经营发展,辈出富商名人,成为关中清代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今在八鱼村发掘的22座清代李氏望族石墓群,占地规模宏大,墓室结构独特,装饰雕刻精细,楹联文化厚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关中古墓建筑中独树一帜,也成为当年李家雍容富贵的有力佐证。
名甲天下的沙苑药物特产“沙苑子”的故事,缠绵动人,美丽如诗。相传唐玄宗之女长乐公主自幼多病,身材弱小,经常住在华清宫养病。“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率兵攻破潼关,兵至临潼,长乐公主梦中惊醒,骑马连夜逃奔沙苑监,被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收留。老人复姓东方名亮,精通医道,人称“真人”,在沙苑培育了一种草药叫“沙苑子”。用它泡茶,能滋身健体,医先天之不足,治后天之所伤。真人对公主视如亲生,百般爱护,让女儿莫愁经常用沙苑子泡茶给她喝。天长日久,长乐公主的身体竟然越来越好。转眼间过了二三年,唐朝军队收复了长安城,太子李亨继承王位称肃宗,得知公主下落,立即派人接公主回宫。临别时,真人以一葫芦沙苑子相赠,公主感激不尽,三拜泪别。回到宫中,宫娥们看到公主,个个不胜惊异,原来体弱多病的公主,头耸乌云,面若桃花,好似仙女下凡。肃宗李亨闻知此事,便召见公主得知沙苑子之神奇。于是命钦差下诏同州府,进贡沙苑子,供宫中享用。岂料,同州知府吴来贪得无厌,借此盘剥沙苑百姓,闹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东方真人和莫愁女冒死到府衙告状,却惨遭诬陷。真人深悔不该将沙苑子之事告知公主,一头撞死在府衙门前的石狮之上。莫愁女为报冤仇,连夜乔装打扮,入宫面见公主。公主闻讯后不胜悲伤,当即奏明肃宗,亲自率兵将贪官吴来斩首于真人灵堂,并宣布永免沙苑地区百姓的税赋劳役,以安民心。然后就要拔剑自刎,经莫愁再三劝说,公主才将她的凤冠霞帔葬于真人墓侧,以谢真人。今沙苑“真人墓”与“公主坟”的遗址,便来历于此。
今日沙苑焕发新光彩
沙苑,历史上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远有汉族和羌族。唐肃宗时,“郭子仪借兵回,征吐蕃后,留回兵于沙苑,建村三十六庄”,是沙苑有回民之始。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将俘获的蒙古王公贵族迁谪沙苑垦荒,集中于“官池”,今官池的帖家、拜家等村,是蒙古王公贵族之后。
长期以来,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沙苑地区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积淀厚重的沙苑文化,培育出了誉满三秦的名优产物。秦汉时,沙苑红枣就驰名天下。唐朝后,沙苑的沙苑子、西瓜、金针菜、生地黄、花生、毛皮皆为历代之贡品。闻名关中的“同羊、同驴和秦川牛”皆产自沙苑。被称为秦腔鼻祖的同州梆子和碗碗腔(同朝皮影)源于沙苑。流行沙苑的地游、花苫鼓、车芯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跑竹马、血故事等社火均有300多年的历史。沙苑皮影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文化部将沙苑花苫鼓作为研究资料予以收藏,中央歌舞团以沙苑地游为素材改编的《荷花舞》,至今在国内外盛演不衰。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沙苑人民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用勤劳和智慧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新颜。如今的沙苑,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沙苑“牛”城正在崛起,枣、桃、李、杏等果林业蓬勃发展,黄花菜、芦笋、花生、红枣深加工方兴未艾,奏响了一曲富饶的强劲乐章。一个“林秀兮萱花美,枣红兮花生白,荷香兮芦笋壮,草青兮牛羊鸣,沙黄兮驼马奔”的沙苑,正展现在人们眼前,如此美景佳地,岂是“唐之沙苑”可以媲美的?
古老神奇的沙苑,物华天宝的沙苑,人杰地灵的沙苑,欣逢盛世的沙苑,定然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秦人
|